近悦远来 旅游富民 旅游兴疆——刘亮程、李冀东对话新疆旅游

2017-02-20 15:06:59 [来源:新疆日报] [责编:康蒙]
字体:【

刘亮程:著名作家、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木垒书院院长

李冀东: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

刘亮程:欢迎你来菜籽沟木垒书院做客,多年交往,知道你读书很多,去的地方也多,那么,作为一个新疆旅游人,你心中的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李冀东:我这是第二次来菜籽沟,第一次是前年秋天,收麦子的时候,当时是好奇,一个作家能看上什么样的地方。我们一家人可都是你的读者,我的老父亲读你的《一个人的村庄》,读出了许多感慨,你写出了他那一代和我们这一代人远去的记忆。到了菜籽沟我感觉确实不一样,这里景观好,又遗留下这么完整的一个老村庄。

刘亮程:我记得当时你对我说:这个村子保留到现在不容易,慢慢来,先保护,不要让她很快变化了。我说:你放心,我们或许没有能力让这个村庄有多大变化,但肯定有能力让她不变化。不变化是我们对这个村庄的承诺。菜籽沟保留了我小时候的村庄风貌和传统生活方式,别的村庄都建成新农村了,她没赶上。她用不变等来了我们这些愿意以此为家的人。其实,文化旅游也是看不变化,历经百年千年还原样保留的那些东西。

李冀东:不变化也是最困难的,我也经常讲,我们在新疆做旅游,尽量留一些好山水给子孙,让他们在多少年后能看见我们保护下的“不变化”的自然和传统生活。不要一发现一个好地方,就很快被旅游开发了。

我在路上看见你们的宣传语“何处解乡愁,木垒菜籽沟”,我们都有乡愁。但是,能解乡愁的不是那些穷乡僻壤,是心怀故乡的人。我欣赏的是一个作家的乡村情怀,这情怀落在哪,哪就是心灵故乡。就像凤凰古城因为沈从文,她跟其他的古城都不一样,有了一种文化情怀。

刘亮程:乡愁是中华农耕文明寄存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笔文化遗产。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忧愁。先天下之忧,怀民生之愁。

菜籽沟吸引我的正是她的传统和古老。我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她像一个被我们的祖先过旧的村子,我希望自己接着那些延绵至今的旧日子往下过。我们不是来旅游,是来养老过日子。也不是来做什么旅游开发,只是我和一群艺术家在这个村庄安家,我们改造老学校建了书院,这本身有了吸引人的旅游文化价值。

李冀东:我也喜欢这个村庄的古老和安静,喜欢沟里还在干活的老人,在这样的山水间老了也没啥遗憾。你靠自己的名望和乡村情怀,拯救了这个行将破败的村落。她现在非常有名。新疆有好多这样的山沟,希望菜籽沟能够创出一种模式,为我们新疆的乡村旅游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刘亮程:我认为新疆最大的旅游文化资源是新疆人的生活,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新疆,保留了多样性传统文化生活,新疆的山水沙漠戈壁草原固然大美,但最让人迷恋的还是生活其中的新疆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

李冀东:是的,最好的旅游就是这样,我们在自己的家园优哉游哉地生活,别人不远万里来看我们的生活,欣赏我们的生活,跟我们一起生活。让新疆各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文化本身,成为造福自己的旅游产品,让旅游成为全民参与受惠的大民生产业,这也是我们所努力追求的。

刘亮程:我记得那次我们坐在山坡上,朝西隐约看见博格达峰,我们聊了好多有关博格达的话题。我到哪介绍新疆,都先讲博格达,我个人认为她是新疆第一旅游文化品牌。木垒是过天山看到博格达的第一站,清代文献记载“牧人见之下马,官员见之侧目”,博格达在清代被列入国家祭祀。乾隆皇帝亲撰祭文,有“建标西域”句。博格达确实是新疆地理和精神的一个重要地标。到现在,这里的牧民还是看着博格达定方位。

李冀东:我在阿勒泰工作时,就听当地牧民说起博格达,天气好的时候,牧民能从阿尔泰山看见千里之外的天山主峰博格达峰。据说以前阿勒泰人到乌鲁木齐,也是盯着博格达峰走,不会迷路。尤其住在乌鲁木齐,抬头就能看见博格达,看见博格达,我就仿佛看见了新疆旅游的希望。

刘亮程:博格达是西域圣山,早在千年前,博格达被西方旅行者誉为“轴”,意思是整个大地如平放的车轮,天下道路如车辐般四通八达,博格达峰正是中心凸起那个轴头。太形象了。历史有时候是在一个地方转圈。在漫长的丝绸之路上,博格达和她周边的区域,形成了一个人类“文明的漩涡”。在这个漩涡里,有高昌、交河故城、吐峪沟、北庭、轮台、别失八里、阜康天池、乌鲁木齐等新疆最重要的地方,她曾经是一个重要轴心之地。

李冀东:再回到你开头的问题,我心中的旅游目的地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新疆是古代四大文明唯一的交汇地,是一个人类文明的古老家园。旅游也是回家。如何让人们“回家”。这就需要我们把家里的事情做好,做到“近者悦,远者来”。

刘亮程:新疆是一个遥远的家。遥远是历史文化和地理赋予新疆的宝贵旅游资源,新疆的远是几千年岁月历史文化修来的,她远得有深度,远得有意思,远得有吸引力。你提出“近者悦,远者来”作为新疆旅游发展总方向。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下提出的。

李冀东:我到旅游局工作时,正值新疆旅游最低谷。如何破题新疆旅游困境?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我想,做好新疆旅游不需要半部论语吧。以前也常读论语,但这次是有目的的读,向论语取经问道。当我读到《论语·子路篇》中“近者悦,远者来”时,豁然开朗,如获至宝。

刘亮程:如何解读“近者悦,远者来”?

李冀东:“近者”就是新疆各族群众。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成果惠及民生,让群众满意。各族群众期盼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期盼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期盼能有更稳定的收入,期盼能有更优美的自然环境。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是实现上述“期盼”的最佳载体。通过持续发展,发挥出旅游业在引导就业、兴边富民、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通过旅游业实现“近者悦”的根本保证。

而“远者”就是内地乃至国外游客。因为“近者悦”带来的巨大宣传、示范效应,使“远者”自发前来投资、建设、旅游、消费,这符合旅游业发展的规律。“近者悦”是旅游产业发展惠及民生的具体体现,“远者来”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支撑;没有“近者悦”,就没有“远者来”。

刘亮程: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安宁、快乐、幸福,并将这种美好传播出去。使远处的人们欣然而来,友情相会于此。近悦远来,也是成就新疆乃至丝绸之路文化的精神密码。

新疆是中国和世界的远方。这个远有两层意思,一是地理之遥远,二是历史文化之悠远。许多人或许因为远才来新疆。几千年前,穆天子不远万里与西王母相会于西域天池,促成了一次著名的文化旅游事件。临别时西王母赋诗一首,其中有“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的诗句,新疆的神秘与美丽因为它的道路悠远,反而成为催成旅游的动力。

李冀东:我们做新疆旅游的人,首先要把“家”里的事情做好,也就是做好“近者悦”。把一个既有古老文化沉积,又有现代文化魅力的新疆呈现给游客。“近者悦”是因,“远者来”是果。在历史上,因为有远者纷至沓来,成就了丝绸之路文化。今天的新疆,正处在一带一路的重要区域,近悦远来,旅游富民,旅游兴疆,这正是我们新疆旅游的方向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