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之际
图为矮寨特大悬索桥。
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彭业忠
巍然屹立的武陵山,像一面红色旗帜,高高飘扬在湖南的西部。自治州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湘鄂川黔苏维埃政权所在地,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在武陵山腹地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活着300万土家苗汉各族人民。
1957年9月6日,国务院举行第57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决定。当年9月15日,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吉首举行,并于9月20日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州人民政府领导班子。从此,60年来,9月20日就成为土家苗汉各族人民欢庆自治州成立的“州庆日”。
从9月上旬开始,记者穿行在土家苗寨,感受这里的沧桑巨变,见证镌刻在武陵山上的奇迹。
“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下,自治州历届党委、政府坚持一张好的蓝图干到底,以创新和开放为战略牵引,创新提质、特色赶超,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努力实现在武陵山区率先崛起。”自治州州委书记叶红专感慨万端。
基础设施大跨越,百姓获得感、认同感空前提高
9月14日,古丈县至吉首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至此,自治州8个县市和湘西经开区全部通了高速公路。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
60年来,自治州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交了一份振奋人心的成绩单,建成了一大批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项目。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0多亿元,年均增幅达20.4%,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建州60年来投入力度最大、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
交通建设,突飞猛进。曾经的自治州,群山阻隔、交通闭塞、民生维艰。为打开山门、畅通内外,建州60年来,掀起了一次又一次交通建设热潮,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1959年,实现县县通公路;1978年12月,第一条铁路枝柳铁路自治州段建成通车;2008年12月,常吉高速通车;2012年3月和12月,吉茶和吉怀两条高速公路通车;2013年11月,张花和凤大两条高速公路通车;2015年9月,龙永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自治州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2700多公里,是1957年的23.9倍。
7条高速公路,在自治州已形成高速交通网络,州府吉首市成为全国18个高速公路枢纽之一,全面融入了长沙、重庆、贵阳、桂林4小时经济圈。
如果把7条高速公路比作自治州的“任脉”,那么一横一纵的两条正在建设中的高铁——黔张常铁路和张吉怀高铁,则犹如自治州的“督脉”。“督脉”一旦打通,并与“任脉”相连,自治州将迸发出更大的发展后劲。正在建设中的湘西机场,则会锦上添花,自治州可形成高速公路、铁路、高铁、航空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自治州在全省率先启动“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创建“互联网+”先行先试示范州和“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建成基础数据网、智能网、程控交换网、虚拟交换网等通信网络,所有乡镇通宽带,实现县市、乡镇、交通干道、主要景区4G网络全覆盖,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92.3%,行政村4G覆盖率达99%。湘西与世界之间实现了网络的“零距离”。
电子商务催生更多经济新业态,湘西腊肉、泸溪椪柑、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凤凰的红心猕猴桃、永顺猕猴桃、龙山百合、里耶脐橙成为网络销售和微信销售的“宠儿”。
如今,受益于基础设施的改善,自治州土家苗汉各族群众出行、通讯等方式都已彻底改变,并将进一步改变,百姓幸福感、认同感空前提高。
城乡建设全州一域、城乡一体,“美丽湘西”从愿景变为现实
60年旧貌换新颜,60年山乡耸新城。自治州按照山区特点、民族特色、时代特征高度融合的要求,坚持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四宜”定位,紧紧围绕打造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总愿景、总目标,凝心聚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州府吉首市城镇扩容提质,全面提速,吉首东西南北大环线、地下综合管廊、城区道路提质等工程,全面实施;湘西经开区路网工程、自治州文体会展中心等项目,基本完成;7个县城新区拓展和老城改造、背街小巷整治,全面实施;30个中心集镇建设,加速推进。自治州“两房两棚”“两供两治”有序推进,新实施棚户区改造2.52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87万户。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灵魂。自治州在规划中将全州一域、城乡一体这一理念固化下来,不仅8个县(市、区)的城市规划一再修编,还在湘西经开区编制了“州府新城”规划;150个非城关镇、60个乡、1491个村庄、1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82个中国传统村落,都有规划;《湘西自治州域城镇体系规划(2016-2030年)》初步方案也已完成。
城镇扩容提质步伐加快,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7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突破100万人,城镇化率由1957年的7.3%提高到目前的43.1%,初步形成了“1个州府核心城市、半小时通勤生态城镇群、1小时旅游经济圈、7个县城区域节点、30个特色小镇”的新型城镇体系。
扶贫开发持续发力,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正在到来
“自治州是湖南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省委、省政府支持力度很大。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后,更是给自治州扶贫开发提供了全新的理念、方式与不竭的动力。”自治州州长龙晓华深有感触地向记者介绍。
建州初期,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到20世纪80年代,全州仍有156万群众在温饱线以下,占农业人口的80%以上。60年来,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特别是近年来,全州上下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和考察自治州时的重要指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以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1100个贫困村为主战场,下足“绣花功夫”,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推进发展生产、乡村旅游、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帮扶、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保障等精准扶贫“十项工程”,把精准扶贫落实到基本民生兜底、当家产业发展、资源整合优化配置、脱贫机制创新、区域统筹发展和项目建设上。2016年,自治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413元,比1978年增长5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13元,比1997年增长5倍。近5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14%,自治州进入减贫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已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聚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