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历久弥香的岁月——湖南省博物馆建馆六十年间的故事

2017-12-01 09:56:42 [责编:王雪晴]
字体:【

华声在线讯(作者 李毅)湖南是中国较早出现博物馆的地区之一,早在1897年,就成立了湖南第一所博物馆——郴州学会博物院,这标示着湖南省博物馆事业的开端。随后的数十年,从提出“以无智识之民处生存竞争之世,危乎悲哉,不可说也”的12位湖南先贤建立的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到1923年成立的湖南省教育会博物馆,在湖南这片历史文化厚重的土地上,在先贤们振聋发聩的呼声中,湖南省博物馆事业在酝酿中等待时机,在蓄势中渐渐苏醒。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落成。拍摄于2017年11月开馆前夕

历史的齿轮不断前行,革新的时代终究眷顾“以智开民”的人们。1956年,筹备了5年的湖南省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它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南建立的第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它的创立也标志着湖南博物馆事业将迎来新的春天。此后半个多世纪,循着先贤的忧国情怀,湘博人建起一座湖湘历史文化的“图腾”,凝聚着民族的文化和信仰,见证着中华的文明和强盛。

2017年,经过五年锤炼的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即将面世,一道更加光芒万丈的历史之门,缓缓打开。在新湘博开馆之际,通过采访三位老馆长,湖南省博物馆建馆六十年间的珍贵故事,得以一一重现。

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段筚路蓝缕、激动人心的岁月。

建新馆筚路蓝缕,办展览初露峥嵘

1951年3月,正是春寒料峭时节,长沙留芳岭的百琴园内,却充满徐徐暖意。

在这里,湖南省博物馆筹备处正式挂牌成立,从此开启了湖南省博物馆事业的伟大里程。

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任职:1983-1985年)

【王启初寄语“新湘博”】

“博学必多识,馆藏乃通神,切磋方实战,琢磨乃功成。少年勤学老来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而这时,一个年轻人刚刚踏出大学校园,进入中南文教办工作,那时的他不会知道,和湖南省博物馆在同一时间站上事业的起点,是多么巧妙的缘分。这个年轻人叫王启初,三十多年后,他的职务是湖南省博物馆馆长。

1956年,长沙烈士公园西门的树荫蔼蔼中,立起一块“湖南省博物馆”的高大招牌。时值“一五”期间,新中国百废待兴,各项事业艰难起步,湖南省博物馆在筚路蓝缕中开始了系统而庞杂的建馆工作。

在当时湖南省博物馆唯一的一幢展馆中,馆员们常常在堆满文物的地上闪转腾挪着。这些文物有的是从各个单位收集而来,有的是在全省范围内征集得到,许多文物来源和背景都不十分明晰,而当时文物甄别、录入、造册等基础工作还未形成系统的经验,一切显得紧张而忙碌。

王启初回忆,当时还发现了许多矿物、动植物标本,此后一直在馆中珍藏、展出,直到1971年,湖南省博物馆决定将矿物类标本拨给了湖南省地质局,1979年将动植物标本借给了长沙市第一中学。至此,湘博从建馆之初的自然、历史类收藏展示并重,逐渐向以历史类收藏和展示为主转变。

而令王启初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收集的另一些历史类收藏,特别是楚文物和近现代名人收藏,至今仍是馆藏至宝。

王启初还曾亲自参与联系和收集董必武、朱德等国家领导人书写的毛泽东诗词书法作品。“那时我们为博物馆收集了一批很难得的书法珍藏,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王启初认为,当时的文物征集和整理工作,为刚刚起步的湖南省博物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湘博有展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随着馆藏日丰,湘博人开始了一系列的展览策划,好让更多的人来领略文物的魅力、瞻仰历史的宏伟。“湖南矿产资源”、“湖南农业资源”、“湖南手工艺品”、“湖南楚文物”等六大展览在当时一度万人空巷,给新中国相对匮乏的精神文明生活,带来一抹惊艳的亮色。

和王启初一样,年轻的湖南省博物馆经过这一时期的展览和锻炼,逐渐成长起来。

“应该说就是那时,我们开创了湖南省博物馆策展的新模式。”王启初介绍,此后湘博又成功举办了考古类、书画类等大型展览。湖南省博物馆的巍巍气象,在那些年轻而充满激情的日子里,渐渐丰满起来。

文物商店淘“宝贝”,《新湖南报》登展讯

“来啦?”“来了,最近有什么好东西没有。”

很长一段时间,王启初都习惯了以这种开场白,跨进黄兴南路的文物商店和南门口的古旧商店大门。

当时,主要负责字画收藏、鉴定、保管方面工作的王启初,几乎每个周末都泡在各种文物商店、古旧商店里。他回忆,那时齐白石的画是按尺寸算的,一尺100元,三尺就是300元。很多有价值的文物散落在各种商店里,“只要是觉得好的书画、文物,我就通过购买、协商等形式收藏到湖南省博物馆。”

裱画店也是王启初经常光顾的地方,店里经常有收藏家拿着个人收藏的书画前去装裱,装裱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将书画晾挂在模板上,王启初就在挂满书画的墙边慢慢看,看上了其中一幅,就跟收藏家商量,看能不能作为湖南省博物馆的藏品收藏入馆。

当时博物馆有一本收藏册,专门用来登记这些“淘宝”得来的文物,王启初一趟一趟从商店往博物馆“运输”文物,册子也慢慢从空白变得笔墨纵横。时至今日,“淘宝”或许已经不是博物馆收藏文物的主要手段,但王启初仍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文物古旧商店不仅是一个自主经营的场所,还可以成为博物馆收集文物的前沿阵地之一。

除此之外,湖南省博物馆还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文物,这期间也收到了大量来自民间收藏家的无偿捐献,王启初回忆,“比如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有一个叫刘世杰的浏阳人,主动将大量书画捐赠给了湖南省博物馆。”

馆藏文物慢慢丰富起来,怎么吸引人们来看?

建馆之初的年代,信息传播很不发达,一场展览好不容易策划、布置、开展,很多市民却因为根本不知道展览的消息,导致观展的人数很有限。这让湘博人感到很沮丧。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登报、发海报成为湘博宣传展览的主要方法。在当时,湖南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是由毛泽东亲自题写报头的《新湖南报》(即《湖南日报》前身),如果第二天有展览开放,前一天湘博就会在《新湖南报》上登展讯消息,用新闻的形式介绍展览的内容,配合海报进行宣传。

另外,湘博也通过“人带人”的方式,先主动带人到湘博看展,以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口口相传。慢慢的,烈士公园西门的红色大楼,成为了长沙人熟悉和喜爱的文化胜地。

发现炭河里遗址,找回四羊方尊残片

1963年,平静的湖南省博物馆掀起一场不小的波澜。

当年6月,湖南省博物馆考古部工作人员高至喜(1986-1992年任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接到一项任务,鉴定一件刚刚发现的青铜器,令人惊奇的是,这件青铜器的器身里装了一千多颗玉珠、玉管。

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任职:1986-1992年)

【高至喜寄语“新湘博”】

着力做好人才培养;着力做好藏品增进、管理、保护、研究;着力做好陈列展览;争创世界一流博物馆。

经过仔细鉴定,高至喜确定这是一件商代的青铜提梁卣,他马上联系文物发现人,宁乡县黄材镇炭寨子村一名叫姜世生的会计。7月初,他和姜世生一起前往发现文物的炭河里河流现场进行勘察。

沿着河流一直往上游走,高至喜突然发现一个疑似文物遗址的60厘米深坑。因为当时下了一场大雨,洪水冲刷出来一些陶片,端详着这些器型不一的陶片,高至喜预感,更大的惊喜正等待着他,随着他的进一步勘探,“炭河里遗址”就此发现。这个后来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商周古文化遗址,奠定了一个新的考古学平台,在此出土的商周青铜器,许多成为了璀璨世界的中华民族瑰宝,其中就有曾在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国宝——四羊方尊。

发现炭河里遗址后,高至喜在宁乡黄材一带开始了大面积的文物寻访。在张家湾的一户老百姓家中,他发现一尊商代青铜鼎,最终花15元买回,在当时,这个价格已经高出市价的4-5倍。随后,发现文物的消息越来越多地传到高至喜耳中,一天,他收到消息,在月山铺的一个婆婆家里,有20多件商周的青铜器,他立即启程,步行20多里路赶到月山铺,开始一家一户地访问,可惜结果却令人失望。

苦寻无果的高至喜正打算放弃搜寻开始返程,途中却偶遇一个叫姜景舒的村民,闲谈中姜景舒说起他在自家的红薯地里曾发现一件青铜古物,后来上交了政府,不过还留有一块当时不慎敲落的残片。听着他的描述,高至喜断定那就是商周青铜器,来到姜景舒家中,高至喜大喜过望,原来这件古物正是四羊方尊,这块残片的颜色、厚度和云龙纹都完美契合。正是这一次的巧遇,让国宝最终得以完璧。

波澜过后,湖南省博物馆的馆藏日渐丰富、声名也日渐籍甚,而这一切,都源于那群为发现和保护文物不懈努力的湘博人。

人类考古奇迹发现,开启湘博新纪元

马王堆汉墓出土现场

1972年年初的一个晚上,一通来自解放军366医院的求助电话,打到了熊传薪(1992-2000年任湖南省博物馆馆长)的办公室。医院所在的防空洞下,那个奇迹现场的秘密正等着他们去发现。

随后,一场震惊世界的考古事件,正式拉开序幕。

1971年年底,为响应“战备”动员,位于马王堆附近的解放军366医院决定在马王堆的两个小山坡建造地下医院,施工中遇到塌方,用钢钎进行钻探时从钻孔里冒出了呛人的气体,有人用火点燃了一道神秘的蓝色火焰。接到电话后,熊传薪带领同事立即赶往了现场,他们很快发现,这是一处古墓葬,因为医院工程开凿已经使古墓受到严重破坏,必须马上进行抢救性发掘。

难题很快摆在熊传薪面前,从土堆到墓口有四百多平方米,从上往下挖工程量太大了,经费也大大超出预算。怎么办?他灵机一动:发动群众!他和同事们兵分两路,一边大量收集、购买锄头、扁担和绳子,一边说动附近的居民参与挖掘,向长沙各个学校求援。最终,经过日夜不停地挖掘,马王堆汉墓一号墓的全貌逐渐展现在世人眼前。

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任职:1992-2000年)

【熊传薪寄语“新湘博”】

希望新湘博与观众更加接近,利用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将我们的湖湘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当熊传薪和湖南省博物馆的同事们将一号墓中的文物、辛追遗体陆续运回时,奇迹才刚刚开始。

经过反复鉴定,这批文物来自2000多年前的西汉确凿无疑,更令人震惊的是,墓中文物和女尸的保存完好程度,其中一件漆鼎,打开时里面盛放的藕羹竟然清晰可见其中漂浮的藕片。墓中千余件精致罕见的汉代文物,也成为此后研究古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凭证。

一座宏伟的地下宝库就此现身,带给世界以无与伦比的震撼,呈现出一段灿烂文明。湖南省博物馆也从此开启了伟大的新纪元。

绝招频出取文物,风雪险挖二号墓

马王堆一号墓的发掘,成为盛极一时的考古要闻。而勘探结果显示,一号墓周围,可能还有新的惊喜等待发现。正在国外负责中国文物展览工作的高至喜,被湖南省博物馆提前征召回国,负责主持二、三号墓的挖掘。

打开三号墓棺椁的时候,周边四个边箱的文物都摆得很满,这引起湖南省委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时任湖南省军区司令的杨大易,特意批准调一个连的解放军全副武装为挖掘现场提供保卫。由于白天围观群众太多,文物安全得不到保障,高至喜选择晚上作业,率队花了三个通宵,通过照相、绘图、编号、清洗等一系列程序,确保文物得到安全、科学的挖掘和保护。

在取文物时,高至喜还是遇到了难题。在文物取出之前,需要绘图存档,但由于边箱文物太多易碎,根本无法下脚,尤其是墓中的珍贵漆器文物一个比一个大,最大的宽达70-80CM,造成了很大的取物困难。

囿于当时的条件,高至喜想出了一个后来动作电影里面经常出现的办法:用绳子把人绑住,慢慢放到墓坑中,悬吊在边箱上空,在完成绘图后,再由人抱着文物一并拉上来。而这还仅限于上层浅箱的文物,为了取出下层文物,高至喜现场临时制作两个软梯吊在边箱的两边,再安排人下到底层边箱内,通过传递的方式将文物一层一层取出来。

高至喜回忆,当时边箱里有一卷用绳子捆绑的几百支竹简的古书,因为绳子腐烂严重,很难按照原样提取出来,大家都感到非常焦急。北京考古研究所专家王振江最终站了出来,他用自制的提取文物工具,先在竹简腐烂交叉的地方用线捆绑好,再一次性将该竹简按原样提取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研究一号墓女尸千年不腐的秘密,高至喜特地请来化工研究所的专家,在专业工具的协助下,通过在棺椁东南角上钻孔收集到棺椁内的气体和液体样本,取得没有与外界新鲜空气接触的第一手资料,也成为此后极为珍稀的科学研究样本。

在一、三号墓相继完成挖掘后,女尸辛追的身份仍然争议重重,人们将期望投向二号墓的挖掘。

1974年1月13日,长沙正是风雪交加,二号墓的挖掘仍如期进行。为避免因恶劣天气造成人员安全事故,时任湖南省委书记、马王堆挖掘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李振军顶着风雪赶到现场,全程监督整体挖掘工作。然而祸不单行,上有风雪吹打,下面墓坑一经挖掘发现灌满了淤泥。高至喜冒着墓室垮塌的危险,和考古队下到墓坑中,在淤泥里艰难搜索。

很快,有人在棺椁中摸出来两个印章,一个是利苍的御印,一个是“轪侯之印”,可按照历史记载,应该还有一个“长沙丞相”的印章。工作人员搜索无果,发现椁底板之间有几条缝隙,怀疑印章可能从缝隙之间掉到椁底板下面去了。在棺椁文物清查干净后,工作人员将椁底板一一拿开,把底下的淤泥一次性用卡车拖到湖南省博物馆,通过水洗冲刷之后,果然,“长沙丞相”这枚印章就在其中。

正是这三枚印章,让关于马王堆汉墓背景的种种争议尘埃落定,墓主人的身份和下葬年份等信息一一得到了确认。

多年以后人们感叹,马王堆汉墓的挖掘,为世界考古史带来了宝贵的财富,为人类文明贡献了难得的奇迹,而它,也为湘博人佩戴上不朽的勋章。

14年写就《长沙汉墓》,21载盼归皿方罍

对年轻人而言,湖南省博物馆像是一位渊博闻达的长者,可以聆听他穿越千年的历史和感悟;而对王启初、高至喜、熊传薪来说,湖南省博物馆更像一个知交多年的老友,背后藏着的,是历久弥香的岁月和情怀。

如今,器身合一的“皿而全”铜方罍在新馆展厅静静呈放,它的背后,是一代湘博人的锲而不舍和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

每个星期的周二、周五,你在湖南省博物馆的办公楼里都能见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总在案前紧张忙碌着,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位年届耄耋的老人。他是85岁的老馆长高至喜,他在做一个国家社会科学的课题,研究成果已经准备编纂成书明年出版,名字叫做《长沙汉墓》。

早在14年前,高至喜70岁的时候,他就申报了这一课题,十余年间,课题收录的资料有湖南省内西汉墓1690座,楚墓61座,东汉墓380座,一共2131座古墓资料,仅资料图片就拍摄了4000多张,绘图也有数千张。

“因为有兴趣,才一直坚持做这些事情。我基本没有周末,都在忙这个。我现在最害怕的就是由于身体原因导致半途而废,没有人能插得上手现在这些工作。很庆幸现在身体状况还可以,能继续做下去。”对于现状,高至喜有担心却又很乐观。

他的老朋友、接任他湖南省博物馆馆长职务的熊传薪,也已年届77,如今熊传薪最津津乐道的,是那场历经21年等待的圆梦。

2014年3月,世纪国宝皿方罍的器身,从美国回到长沙,和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皿方罍器盖最终合体,完罍归湘,传为佳话。

这一次合体,熊传薪等了21年。21年前,他得知皿方罍的器身被一位日本收藏家收藏,便前往日本考察,那也是他第一次见到皿方罍器身,国宝分离,令他心疼万分。此后的多次交涉都无果告终,一等,就是21年。

“新湘博开放后,会正式迎接盖身合一的皿方罍回家。我们要将它作为一个重点陈列,让大众能很好地欣赏它。”熊传薪对于即将到来的新湘博开馆,多了一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