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古道 岭南回望诗满路

2018-04-17 10:03:35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记者伍婷婷实习生张婷] [责编:赖泳源]
字体:【

行走秦汉古道线路示意图临武县文物管理所制图。

4月7日黄昏时分,在秦汉古道临连段“逃税之路”上,牧羊人赶着羊群回家。图/卢七星

这条路,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走过

在南岭山脉九嶷山与骑田岭之间,两千余年的秦汉古道从临武穿境而过。

军队踩踏、兵家之争、官员差役交接、快马驿站传递、贡品劳力输送、贾商挑夫来往皆经由临武段连接南北。它是湘南古邑“临武”连接粤北古邑“连州”的必经之路,北抵长安城,南可达广东徐闻县连接海上商船,贯穿岭南地域州府。从历史意义上讲,它亦是最早沟通珠江、长江流域的陆路通道。

这段古道最早开凿于东汉(公元26年),在临武境内近百公里。从广东连州星子圩过大路边、荒塘坪进入湘粤边界茅结岭,经九泽水、土桥(岚桥镇)、曾家、高安水、黄家塘、秀岩(凤岩),越沙市、邝家、南门口,抵临武县城,再经县城过花塘、香花铺,转镇南铺、十字铺、月华铺,沿临桂古驿道进入桂阳。两千多年来,西汉路博德将军,东汉马援将军,唐代临武县令张署,大文学家韩愈、刘禹锡、柳宗元,南宋名将岳飞,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等都曾在此留下痕迹。古道悠悠,藏起了荒蛮的环境,散尽兵荒马乱的恐慌,也抚平了贬官失意的情绪。它无形中成为一条南北文化传播之路。

肩挑手扛堆砌的石板铺就临连古道,每一段都浓缩成一部具体而微的历史。探寻它,也是在探寻一条南北的文化脉络。

撰文/记者伍婷婷实习生张婷

一条“贬道”

古道从来都是一个载体。

两千多年的临连古道,因朝廷贬谪官员通往“南蛮”岭南之地,时常被称为“贬道”。“韩张”左迁,在临武分别,韩愈去阳山,张署留在临武,他们约好一年一会。韩愈曾给张署写了一篇《忆昨行和张十一署》:“阳山鸟路出临武,驿马拒地驱频秃。践蛇茹蛊不择死,忽有飞诏从天来。”两人相会之处就是如今古道旁的九泽水村,在这个村庄,走马岭、龙泉寺、古松柏林等遗迹都为纪念韩张而设立。

唐元和年间,刘禹锡与柳宗元曾一次被贬南方,第二次又贬连州、柳州刺史。两人结伴同行,也经临武分别,刘禹锡还在此写下《别柳宗元》一诗。五年之后,刘禹锡再次道经临武回京。再往后,苏轼贬去惠州,也经临连古道。

这段冰冷的石板路好似有与生俱来的包容气质。宋、元、明、清四代,在古道凤岩段,天然溶洞“秀岩”蕴藏着二十多处摩崖石刻,其中南宋临武邑令王淮将北宋书法家米芾题词的“秀岩”真迹摹刻于此。明崇祯十年,徐霞客从蓝山县入临武,经临连古道还专程到秀岩考察,他留下二百多字的游记。

在这些文化气息滋养下,古道旁一草一木皆有了感情。岭南盛产龙眼、荔枝,为使运到京城的“荔贡”保持新鲜,朝廷令地方官府十里一置(快马驿站),五里一堠(瞭望、报警土台),派役夫马不停蹄地日夜传送。东汉永元十五年,荔贡经临武,县长唐羌目睹赶贡役夫因沿途劳累、恶虫猛兽折磨,死亡不绝于道,上书皇帝请求罢贡。在他情词恳切之下,皇帝采纳了建议,下诏罢贡。

一条“兵道”

作为沟通中原和岭南的南北通道,临连古道时常处在风口浪尖。

从公元前214年,秦朝五十万大军戍五岭,其中一部屯兵临武,征伐南越始,这条古道就被马蹄踩踏成型。之后,西汉路博德将军平定吕嘉叛乱;东汉马援将军经过;唐代黄巢起义军自广州北上,在临武土桥(今岚桥镇)、双溪一带屯兵休整;宋岳飞在临武一带大败义军曹成;南明军曹志建据龙虎关,至连州分兵守临武,北上反清复明……

地处楚头粤尾,临武县城距连州界约五十里,因战事遗留的痕迹在古道上依稀可寻。在临武境内古道上“更楼”和茅结岭上的“卫尉屯兵营”两个军事隘口的留存就是战事的见证。“更楼”距县城约1.5公里,是出入城的必经之地。而“卫尉屯营”则是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派使者去南越,谕南越王入朝,并令卫尉路博德屯兵临武茅结岭,等候使者所建,1761年后,南明军曹志建据龙虎关,至连州分兵守临武,在西汉“卫尉屯营”遗址上修其故址,北上抗拒清兵。如今的“卫尉屯兵营”旧址虽已经破坏殆尽,但遗址所在之地依然是兵家易守难攻之地。

一条“盐路”

“粤盐遍湖南,肩挑贩夫益至数十万人,皆越山岭避榷梲。”元末开始通粤盐于衡、永、宝三郡,因为桂阳、临武、蓝山、嘉禾等周线距离衡州较远,与韶关更近,直接从粤北连州星子圩进盐。临连古道成了挑盐必经之路。

从临武县城至星子圩的70余里古道上,各州府盐商挑夫、私盐贩运者,每天逾千百人,在这条“盐道”上鱼贯往来。几百年来,临武古道境内九泽水、土桥、高安水、深井坪、邝家、老街等地的会馆、茶馆、伙铺成为“盐道”的见证。一时间,原来只能住十人的伙铺迅速增至三四十人,伙铺周边又出现肉铺、豆腐铺、酒铺等,商业也跟着繁荣起来。

康熙四十七年,复设牛头汾古埠,盐道由纯陆路改成水路陆路并存,临连段的压力稍微减轻。在这段古道上,真正的“盐道”到道光中期才开始衰落。但这并不妨碍古道转型,湖南农副产品、陶瓷丝绸、家禽、药材等地方特产以及私盐偷运者依然通过这条古道输入连州,换回自己所需的商品。“我们这里甚至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有连州人来这赶集,伙铺还热闹着。”在高安水村伙铺街,邓长江回忆道。

本报记者伍婷婷实习生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