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深化产旅融合,助力脱贫致富

2018-10-17 21:38:2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衡阳市旅游外侨民宗局] [责编:刘思佳]
字体:【

深化产旅融合,助力脱贫致富

——衡阳市旅游扶贫工作经验

文/衡阳市旅游外侨民宗局

近年来,衡阳市高度重视旅游扶贫工作,充分发挥旅游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产业优势,立足旅游资源基础,强化旅游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推进旅游扶贫向纵深发展,大力改善贫困地区人居环境,助力贫困居民创业增收,取得较好成效。

一、坚定政治站位,把旅游扶贫作为重要政治任务

衡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旅游扶贫,多次强调要以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扶贫攻坚,旅游系统要将旅游扶贫当作重要政治任务狠抓落实。

一是吃透上级精神。2018年以来,衡阳市旅游部门多次组织专门集中学习,认真研读全省领导干部大会、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关于旅游扶贫相关精神,对标《衡阳市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方案》《衡阳市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办法)》,细化出台了《衡阳市旅游扶贫工作方案》。

二是明确推进责任。市本级成立了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旅游部门为推进旅游扶贫的牵头单位,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提出“规划编制、设施建设、产品开发、企业帮扶、个人联点”的旅游扶贫基本思路。

三是强化督导考核。把旅游扶贫列入对各县市区旅游年终目标考核范畴,建立旅游扶贫工作台账,每月有报告、半年有分析、年终有自查。

二、强化统筹推进,把旅游扶贫纳入旅游中心工作

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示范引导、辐射带动的原则,将产业扶贫纳入旅游发展的中心工作,多措并举、聚焦发力,培育新业态、提供新产品、打造新项目,切实帮助贫困居民脱贫。

以旅游项目带动就业扶贫。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丰富的古镇古村和民俗旅游资源,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古镇古村群落,通过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的串联,培育10个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建设15个乡村自驾车房车营地、开发4个中国传统村落,大力推进常宁塔山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开展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建设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拓宽增收渠道。汇景衡南•莱茵水畔运动文化养生度假小镇项目、南岳旅游农业休闲观光园、祁东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项目、衡南宝盖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常宁市庙前旅游景区等带动辐射周边贫困村效果明显。

以乡村旅游带动创业扶贫。推进“旅游+农业”,完善乡村旅游“生活链”、“服务链”和“产业链”,做深做新乡村旅游文章。鼓励县市区创评星级乡村旅游服务区(点),培育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大力发展乡村避暑度假和特色康养旅游产品。培育打造了珠晖区茶山坳、衡南宝盖、常宁塔山、蒸湘区雨母山、衡山萱州等乡村旅游景区(点),策划举办乡村生态旅游节会活动,建设一批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湖湘风情文化小镇,带动村民开设旅游商店、客栈、农家乐等近3000余家。

以要素入股带动创收扶贫。鼓励旅游企业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以“公司+贫困户”的形式,由贫困户以自家山林、果园、鱼塘、土地、房产等生产资源参股,并返聘贫困户人口在企业中从事旅游服务,达到资源增值、经济增收的目标。衡东县鸿达湘莲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湘莲总面积达4000余亩,拥有固定员工20多人,最多一天用工可达100余人。常宁市塔山瑶族乡狮园村建设现代化茶叶加工厂房,打造常宁市有机茶核心产区,与狮园村111户贫困户签订协议,群众以自家茶园入股,公司、企业每年按比例进行分红,茶园由公司出资贫困户打理,产的鲜叶由公司按市场价进行收购,年均为全村带来近3000万元产值、为村民人均增收1500余元,带动300多人就业。

以旅游商品带动购物扶贫。挖掘衡阳特有的饮食文化和手工技艺,利用农副产品和竹木、地矿等资源,发展旅游食品和旅游手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促进农副产品增产扩销,助力农民收入。近年来,除雁城四件宝、祁东黄花菜、南岳腐乳、西渡湖子酒等传统品牌旅游商品外,祁东酥脆枣、珠晖早熟梨、常宁瑶乡腊肉、干笋、衡阳县砚山薯粉条等一批新的旅游商品,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三、注重扶贫实效,深化开展百企百村帮扶专项行动

动员组织全市涉旅单位、企业及旅游院校,对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帮扶,推进扶贫重点村乡村旅游发展。截止到目前,共动员200余家旅游企业结对帮扶30个村、600余户,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培训旅游人员300多人,预计脱贫人口达2000余人。

一是结对帮扶。鼓励AAAA级以上景区、4星以上酒店、百强旅游投资企业、百强旅行社等涉旅单位(企业),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帮扶对象,并要求结对帮扶不少于2个旅游扶贫重点村。

二是景区带村。充分发挥旅游景区对邻近贫困地区和交通沿线贫困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就地就近、共建共享的原则,采取安置就业、提供摊位、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等方式,让贫困人口分享景区发展带来的收益。

三是安置就业。鼓励涉旅单位(企业)优先招录旅游扶贫工程重点村贫困户人员从事保安、保洁等工作。按照就近原则,鼓励每家四星级酒店、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解决10名以上贫困人口就业;三星级及三星级以下酒店、AAA级及AAA级以下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解决3-10名贫困人口就业,每家金牌农家乐解决1-2个贫困人口就业。

四是项目开发。推进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连片集聚开发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及周边优质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民宿、乡村酒店、乡村度假地等旅游项目,通过项目开发和旅游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五是输送客源。鼓励旅行社、在线旅游企业开发乡村旅游线路,优先将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纳入线路,串联贫困地区旅游产品。

六是定点采购。推进“农旅对接”。鼓励宾馆饭店与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贫困户签订有机鲜活农产品定点采购协议;指导贫困户调整种养殖业方向,进行订单式农业种植生产,打造直供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

七是培训指导。加大对农家乐、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等经营户的教育培训和开发指导。鼓励大型旅游企业、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院校采取开设乡村旅游专题培训班,组织贫困村旅游经营户学习考察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经验。

八是宣传营销。鼓励旅游企业开辟贫困地区旅游产品宣传专栏,宾馆饭店利用客房、大堂、过道等对旅游扶贫重点村和贫困地区旅游的产品进行推介,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开展乡村旅游专题会议和论坛,宣传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和产品。

相关专题:湖南旅游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