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办点示范 助推旅游扶贫
——常德市旅游扶贫工作经验
文/常德市旅游外事侨务局
近年来,常德市旅游外事侨务局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旅游扶贫办点示范工作。通过采取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实施精准扶贫“旅游+”模式,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推动贫困村脱贫摘帽,引导和推动全市旅游扶贫工作向深度与广度拓展。
1、做好规划引导。组织专业团队和专家力量,为旅游扶贫示范村提供顶层设计,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明确乡村旅游发展思路、途径和措施。并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公益行动,建立旅游智力帮扶长效机制。常德市旅游外事侨务局通过向省发改委、省旅游局、省扶贫办等省直部门的积极争取,获得了一个全省旅游规划扶贫公益项目——桃源县赛阳村,并与中合慧景(长沙)规划设计院达成合作。按照帮扶协议,规划单位将免费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利用、产品的策划打造、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并建立长期联系,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业务咨询和指导。通过引入智力扶贫方式,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帮助更多的贫困农民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脱贫致富。另外,还组织旅游扶贫项目策划专家团队分别到石门县金环村、石门县青山溪村、澧县昌家村等地考察调研,制定乡村旅游策划方案。
2、实施项目带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引导各类资源要素集聚流向示范村,加快推进旅游厕所、旅游道路、旅游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示范村进行旅游项目策划包装,策划开发一批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参与型的乡村旅游项目。培育发展一批帐篷营地、乡村民宿等新业态产品,通过旅游项目带动,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比如桃源赛阳村仙鹅滩旅游扶贫项目主体工程竣工,沙滩、天然游泳场、竹排漂流等游乐设施基本建成,淋浴房、公厕等服务设施基本配套,露天电影、自助烧烤、梯田营地等功能分区基本形成,老屋民宿基本完成了木屋整修、庭院美化、客房装修等。同时,指导赛阳村民对土特产进行包装设计,制作了竹篮、竹器、礼盒等物件包装。另外,还指导赛阳村确定了3年驻村帮扶24件实事,与40多家职能部门进行了项目对接,筹措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目前,光伏发电、通讯网络改造、村主干道绿化等项目已基本完成,环湖路拓宽、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项目即将完工,环湖路自行车赛道、赛五龙登山游步道、群众文化广场、旅游接待中心等一批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基本完成。
3、对接旅游市场。引导旅行社、媒体和相关行业协会赴示范村进行踩线采风,结合当地民风民俗和资源特色,策划、设计各类旅游体验活动,助推示范村乡村旅游发展。加强对示范村的宣传营销,将示范村纳入市县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在电视、报纸、网站、微信等媒体上大力推介,提高旅游扶贫工作的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赛阳村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主动出击,积极对接旅行社、单位团体、农家乐3大消费群体,取得了一定成效。组织客源赴示范村开展旅游体验活动,全面开启乡村旅游扶贫“后备箱”工程。先后组织了10批次近500名游客,到赛阳村开展“挖春笋”“挖野菜”“采枇杷”“采蓝莓”“过端午”等活动,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和好评。同时,创新“公司(合作社)+大户+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村民致富。比如赛阳村合作社统管联营各农业大户,下设多个分社,由合作社统一对外联系,带来游客,销售农产品。各分社在合作社的指导下发展生产。村民则可以与合作社签订合作订单,或到合作社来打工,或为合作社提供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保证村民长期有事做,有收入。
4、开展业务培训。创新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养方式,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带头人、能工巧匠传承人、乡村旅游导游和乡土文化讲解员等各类实用人才培训,依靠人才支持和智力投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组织旅游扶贫示范村负责人和有意向从事旅游工作的人员,参加国家、省市各级乡村旅游培训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去年5月,举办了全市乡村旅游暨旅游扶贫培训班,邀请了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和业内资深专家为学员们授课。来自全市各区县(市)旅游局局长、省级特色旅游名镇(乡)党委书记、分管负责人、省级特色旅游名村支部书记、湖南省5星级乡村旅游点负责人、旅游扶贫办点示范村支部书记等100多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的课程专门针对全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而设置,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乡村旅游星级评定、旅游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申报等业务知识,乡村旅游的国内外发展简况与规划设计、常德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及乡村旅游营销推广等,侧重于实际操作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大家既学到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沿理念、专业知识和成功经验,又加强了全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