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旅游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益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国龙
益阳,别称“银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资源丰富,生态优良,先后荣获“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城市名片。近年来,益阳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不断挖掘文化旅游内涵,加强旅游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致力“旅游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做大做强专业合作社和旅游扶贫企业,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全市旅游扶贫成效显著。
全市2017年旅游产业总增加值67.88亿元,占GDP比重4.1%;2017年旅游总收入259.73亿元,同比增长76.62%。2018年1-7月旅游总收入174.02亿元,同比增长15.66%。其中仅国家级贫困县——安化县就涌现出乡村旅游项目230多处,涉及全县39个贫困村,带动全县12600名贫困户,平均每人每年增收4100元,其中星级乡村旅游区(点)22家(5星级4家,4星级3家),规模上千万的53家,规模上5000万的15家,年盈利百万以上的43家,500万以上的15家。
洞庭湖中镇江塔
依托优质资源,帮助贫困群众参工入股
益阳山水秀丽,“背倚雪峰观湖浩,半成山色半成湖”,从南洞庭湖的烟波浩渺,到雪峰山脉的雄壮巍峨,湖光山色,景色迷人,一路有罗文花海风景区、云梦方舟国际度假区、益阳奥林匹克公园、山乡巨变第一村、桃花江竹海风景区、梅山文化生态园、茶马古道风景区、云台山风景区等一大批优质旅游景区资源。沿线群众依托来往密集人流,大力发展乡村农家乐、精品民宿、土特产品销售等多种经营,收入不断增加,大量贫困户脱贫致富。
其中,茶马古道风景区周边村农民大力发展山地骑行、农家餐宿等项目,有90多户农户加入高城马帮,农家乐、小卖部等从业人员300余人。2017年高城村农民增收730余万元,人均增收4979元。云台山风景区贫困户按每亩200元/年租金流转土地给景区开发公司用于景区建设,景区安排138名贫困户长期在工地或公司上班,且在出入口设置小卖部免费提供给11户贫困户开展经营活动,使贫困户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市外事侨务旅游局牵头扶贫的桃江松木塘村,2018年开始,每一户用户在飞水岩景区公司都有不同比重的入股,今年估计可实现分红收入1.6万元。
安化县江南镇茶马古道景区
加强品牌建设,壮大扶贫旅游产品
充分利用安化黑茶、沅江芦笋、桃江竹笋、大通湖大闸蟹、南县小龙虾等优质旅游产品来助力扶贫攻坚,实现资源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品牌化,不断提升其产品附加值。全面推广“安化礼物”品牌旅游扶贫系列产品,通过采购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产品、统一建立营销渠道等方式,扶持专业合作社和帮助贫困户,带动旅游扶贫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其中“安化礼物”产品“山味”系列共有40多个品种,原料大部分都是来自贫困户家庭,安化黑茶、桃江竹笋、南县小龙虾产值分别达到152亿元、20亿元、5亿元。安化黑茶使10万安化人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如乐安镇团云村、蚩尤村100户贫困户种植的红皮小籽花生就为贫困户年均增收2980元,且收入来源相对稳定,增加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发展龙头企业,带领困难群众闯市场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成果共享”的旅游发展格局,全市旅游龙头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涌现出国家AAA级景区、湖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湖南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湖南阿香茶果食品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旅游龙头企业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湖南阿香茶果食品有限公司以产业扶贫为统领,以提质增效为路径,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以品牌带动为主题,采取“品牌+N式”联结带动柘溪库区8乡镇3场34个行政村5601户32100亩茶果基地产业发展,直接帮扶柘溪库区南金乡、古楼乡、柘溪林场、柘溪镇、马路镇等5个乡镇、场的18个村1026户351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其他旅游龙头企业也分别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提供茶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购买保险、统一保价回收”等形式,通过产业开发、参股、用工、储运、销售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实现贫困户脱贫。
双公山居有限公司、白沙溪茶业有限公司、江南镇边江村九畹山庄等提质改造项目均得到了县级旅游产业资金的扶持,利用资金扶持进行建设,并按每亩200元/年租用土地。如九畹山庄建设中招聘务工贫困户34人,租用贫困户土地10余亩;湖南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运作,公司与协会和农户签订合作协议,由协会和初制厂按照协议保护价收购全部合格鲜叶并及时进行初加工,从而保证基地的生产按计划完成。同时能相应地带动篾篓业、棕业、种茶业等农产业的发展,很好地促进当地贫困农户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