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与周令钊、戴泽艺术成就展将于28日开展

2019-08-23 10:19:11 [作者:刘玉锋] [责编:王一辰]
字体:【

华声在线8月23日讯(记者 刘玉锋)一幅作品蕴含万语和千言,一段文字铭记时光与初心。今天,记者从湖南省博物馆获悉,“大爱•大美——徐悲鸿与周令钊、戴泽艺术成就展”将于8月28日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届时,观众将在此次展览上欣赏到徐悲鸿、周令钊、戴泽三位艺术家所创作的240幅艺术作品。 

他们从动荡不安的旧中国走来,历经民族危亡的艰难岁月,一路披荆斩棘,走向和平盛世年代;他们手握画笔,书写民生画卷,描绘祖国大好河山;他们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他们就是三位艺术大师——徐悲鸿、周令钊、戴泽。让我们怀着敬畏感恩之心,走进湖南省博物馆即将举办的“大爱·大美——徐悲鸿与周令钊、戴泽艺术成就展”,追寻这三位艺术大师的创作文脉和美育理想。

本次展览共组织湖南省博物馆、北京鸿文书画院、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及周令钊、戴泽等相关单位和公私藏家所藏徐悲鸿、周令钊、戴泽三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240幅左右参展,画作题材包括人物、花鸟、走兽、风景等。推荐几幅作品,让大家先睹为快!

《群奔》 徐悲鸿 1942年 纸本设色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马是徐悲鸿绘画的标志性题材,他笔下的马千姿百态,充满着激情和活力。展品中的六匹马形态各异,体态优美,画家使用轻重不同的墨线,形象地表达了马的动态。整幅作品奔放而沉雄,体现出徐悲鸿创作的浪漫主义情怀。

《巴人汲水》徐悲鸿 1937年 纸本设色  钤印:徐(朱文)悲鸿(朱文)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画中释文:忍看巴人惯担挑,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添血汗熬。廿六年冬,随中央大学入蜀,即写所见,悲鸿。静文爱妻保存。

木质国徽 周令钊(参与设计) 当代 木质彩绘 湖南省博物馆藏(谭国斌捐赠)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署命令,向全国公布国徽图案及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长沙五一广场》周令钊 1963年 纸本水彩 作者自藏

五一广场处于长沙商业圈的最中心,也是长沙历史最悠久的区域。1952年5月1日五一路西段正式通车,此路为纪念五一劳动节而命名。周令钊是湖南人,作品风格质朴,深入生活。这是他1963年笔下的五一广场,展示了当时长沙市中心的繁华景象,是社会风貌的鲜活写照。

《北京站竣工》 戴泽 1959年 纸本设色 作者自藏

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首都北京建设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国庆工程,由于这项计划大体上包括10个大型项目,故又称“十大建筑”。北京火车站即为其中之一。

武汉长江大桥(夜景)戴泽 1973年 纸本设色 署款:1973年,三月,戴泽。 钤印:戴泽(白文) 作者自藏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连接汉阳区与武昌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也是武汉市重要的历史性标志建筑之一,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美誉。

【艺术家简介】

徐悲鸿(1895—1953)

江苏宜兴人,绘画艺术大师、美术教育家。新中国第一任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第一任院长。

徐悲鸿书画兼擅,尤以画马享名于世。他提出中国画改良论,强调国画改革创新,还培养了大批优秀创作人才和美术教育的中坚力量,为创立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是20世纪中国美术先驱、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者、艺术巨匠。

 

周令钊(1919— )

湖南平江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壁画学会顾问。

曾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少先队队旗等设计。主笔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毛泽东画像,负责新中国第二、三、四套人民币整体美术设计。他是一位探索型艺术家,涉足多种绘画媒介,始终坚持民族文化传统,美好河山和人民群众更是其毕生表现的主题。

 

戴泽(1922— )

四川云阳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他从教数十年来,为中国美术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是新中国美术教育奠基人之一,为新中国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是近现代美术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

 

参观小贴士

成人票:30元/人

优惠票:15元/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在校学生、60周岁—65周岁、低保户凭有效证件享受优惠价格)

免票对象:14周岁以下儿童,65周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凭有效证件

展出日期:2019年8月28日——10月30日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售票)

每周一为闭馆日,逢法定节假日顺延。

展出地址:湖南省博物馆一楼特展一厅、特展二厅

咨询热线:0731-84415833/8447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