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雄:“新潇湘八景”中国画第一人

2019-12-19 16:08:25 [编辑:康蒙]
字体:【

 

在中国艺术传统中,山水画是特别能够体现中国人宇宙观与精神世界的一种艺术形式,水墨山水中寄寓的仁山智水的文人风骨,更代表了中国画精神的核心意境。千百年来人们对这种精神意境的不断表现,叠加形成了众多的艺术母题、象征性意象、结构程式与笔墨意趣,“潇湘八景”即是其典型之一。

湖南自古就是一个人杰地灵、充满艺术创造力的地方,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不尽的动力,文学艺术家如屈原、欧阳询、怀素、易元吉、髡残、何绍基,艺术作品如希白摹刻“潭帖”,如琴曲《潇湘水云》《平沙落雁》《梅花三弄》《湘妃怨》《洞庭秋思》《屈原问渡》《离骚》等等,极大地丰富、推进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而作为山水画基本主题和题材的“潇湘八景”,亦是这样的典型之一。画家刘应雄先生,生长于潇水之源九嶷山下,钟情山水,研习水墨山水多年,于斯道孜孜以求,近年来更立志以“潇湘八景”为创作主题,力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与创新。其心可佩,其志可嘉。


以“潇湘八景”为母题,逐渐拓展山水文化

历代画潇湘八景,多为造心境而写意趣,少有以八景实景为依凭者,刘应雄以“潇湘八景”为创作主题,立足于潇湘八景实地写生,从实景中吸取原型养分,“从生活中寻找纯正的真山真水”,还原八景的地质风貌特质,寻求用不同的笔墨技法、构图等进行表现。同时开始了对自己以往山水画创作的突破与超越,创作并建立新“潇湘八景”艺术样式,开启了新“潇湘八景”中国画的艺术之门。

在笔墨、造型、构图、意境等诸方面诠释湖湘文化和湖南精神

刘应雄通过湘江流域的实地写生,外师造化,在笔墨、造型、构图、意境等诸方面都已开始有所突破,在他2012年创作的潇湘八景题材作品及其他作品中,已多有变化,开始增益空蒙灵动的意趣,如《江天暮雪》《渔家夕照》《空中田园》《秋韵》《春到九嶷山》《武陵春色》及一批扇面、瓷画等。尤可喜者,是《潇湘八景》八条屏,能浓缩八景,总成全貌,又各具其旨、其妙,大气,苍茫,雄浑,这是刘应雄探索重启“潇湘八景”创作不可忽视的新起点。它既是对自己以往数十年水墨山水创作的总结,又是开启他新一重艺术境界的起点。更让人欣喜的是他的四条屏《苍严老柯蟠龙藤,乃知造化无穷尽》,对自己以往的水墨创作实行了真正的超越。

提出了中国水墨山水创作的新思考、新课题和价值取向

实景写生是突破明清以后只师古人、不师造化的山水画积习,让“心源”获得更加丰厚基础的一种手段与路径,绝非目的本身;刘应雄的新“潇湘八景”创作中提出了新的思考;如何承继传统、发展写意写心、同时和谐、平衡地加入八景的实景元素,开拓出新的“潇湘八景”艺术前景?如何回归、重逢“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画传统,开拓新的绘画空间与艺术可能性?这是刘应雄和新一代中国画艺术家们的责任与使命。(著名艺术评论家龚旭东)

名家评说

我如今读刘应雄先生的水墨山水画集,便想他的画大气磅礴,有力量,有激情,有温暖,充满阳刚之气和艺术想像力,浑厚之中又有天真淳朴。刘应雄先生笔墨下的山水许多采用的是全景构图。他画的山脉逶迤横亘于天地之间,显出一股霸气,一副舍我其谁的气势,充满了雄性之美。他的《春到人间草木知》,写九嶷山之春,抢眼的并不只是那些错落于山崖溪谷间姿态锐挺的树木,更是一排排拔地而立的山峰。他们以肩舆天,以脚踏地,由近而远,愈远愈高,千岩万壑,凛凛然一股浩然正气。他的《九嶷山》长卷图是一幅近六米长的山水巨作,高山深泽,布局繁密,水墨淋漓,气势苍莽,颇有帝王气象。 ————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王跃文

刘应雄以恬淡、平和的心态,成就了自己的山水面貌,创造了一种以长线支撑,短线丰满来表现“寻常家山”意象的笔墨图式,拓宽了中国画的表现领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书法美术院常务副院长、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熊灿亭

刘应雄在借鉴清代湖湘山水画大家四僧之一的髡残“粗头乱服”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同时注重笔墨和画面的饱满,对自然山水加以概括和提炼,浓淡干湿,层层铺写胸中丘壑,万里咫尺一笔端,写进纵深见神奇,最终蔚然大观,纸上元气扑面而来。————著名美术评论家蹇丰

在刘应雄的画中,山是湖南的山,水是湖南的水,情亦是湖南人的情。咫尺万里藏禅机。他的画作,有山有水,更有风水焉。————著名诗人高原红

作品欣赏


















相关专题:立意潇湘·纵怀世界——刘应雄中外风情画展12月22日开幕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