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新化县油溪桥村走出“两山转化”新路径—— 13年“不砍一棵树”

2020-07-30 16:00:46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霍烈]
字体:【


“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新化县油溪桥村走出“两山转化”新路径——

13年“不砍一棵树”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熊小平 周俊 邹娜妮 通讯员 刘明

13年能做什么?

种下30多万株果木,将石灰岩干旱村落的绿化率提升至92.8%;

将村民年均收入,从800元提升至2.1万元,增长26倍;

将一个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5亩的资源贫瘠村、省级特困村,改造成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全省首个整村纳入国家3A景区的村落。

7月28日,记者走进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循着青石板路,触摸着挂满青苔的竹栏篱笆,放眼望去:古朴院落、潺潺流水、荷花杨柳,掩映在绿水青山之间。

“保护生态没有代价可言,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的,才是无价的!”村党支部书记彭育晚介绍,“对油溪桥村来说,绿水青山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的‘金山银山’。”

移山之志——

誓将“穷窝”换“绿颜”

“三天不下雨就旱,下雨三天就涝。”油溪桥村位于新化县与安化县的交界处,山多地少,属典型的石灰岩地貌,村民基本靠天吃饭。

村里的文化长廊张贴着一组老照片:13年前的油溪桥村,漫山遍野杂草丛生,难见成片绿林,石灰岩裸露、遍地“疮疤”。由于林权边界不清晰,加之村民缺乏有效收入,盗砍滥伐现象严重,极度透支生态资源。

荒凉贫瘠,逐渐成为油溪桥村的“代名词”,当地流传“有女莫嫁油溪桥,一年到头为呷愁”的俚语。

长期的乱砍滥伐,破坏了油溪桥村的生态,全村的产业和环境陷入恶性循环。“年轻人外逃打工,外地人不愿进来,何谈发展?”村民张仁望坦言。

2007年,油溪桥村村支两委改选,在外经商的致富能人彭育晚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下定决心:“以移山之志,誓要守好绿水青山,让村子重换绿颜。”

彭育晚牵头制定村级发展10年规划,坚持把生态保护融入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等各个领域。他说:“从一棵树变成一片林,变成村里的绿色生命线。村子绿了、美了,才能实现个人与村集体的双赢。”

“一棵树和一个村”的故事越讲越多、越讲越好,逐渐成为村民的共识。

绣花功夫——

绘就“田园画”新图景

破局,从护绿开始。

2008年,全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彭育晚带领村干部翻山越岭、清理山林、埋桩为界,将林权明确到点、线,明确到哪一棵树是哪家的。油溪桥村率先在全省完成林改任务,为每年的植树造林打下良好基础。

村干部彭德友回忆:“那时候,村干部天天往山里钻,被蛇咬、被蜂叮、被刮伤,时有发生,有个村干部甚至从悬崖上掉下来,落下了终身残疾。”

一条条硬措施,管出一幅秀丽山水画。一方面,全村对现有林地实施封山育林,对风景林编号存档;另一方面,规定村民每人每年植树造林不得少于100棵,村组干部不得少于500棵。一管一育、边护边育,以“扎硬寨”的决心守护绿水青山。

“为保护森林,我们补贴每个建房户700至1500元,从木材市场采购木料,杜绝在本地砍伐树木,倡导木料循环使用。”彭育晚说,在油溪桥村,已实现13年“不砍一棵树”。

建设一个村既要靠资金,也要靠观念。油溪桥村没有一名环卫工,但人人都是保洁员;没有专门的护林员,却人人都是护林员。禁止砍树,禁止野外生火,党员干部带头植树等,都被写入村规民约。

“今天的绿水青山,来之不易。”老党员苏术初由衷感叹,没有村民参与,就无从谈起。每年,他都会和其他村民一样出2个义务工,参与到建设村庄的队伍,而村干部每年至少出12个义务工。

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座座院落,花香四溢。沿着油溪河风光带散步,村干部彭德友满脸自豪:“从杉树、松柏到杨柳、紫薇、桂花,我们不仅将荒地清零,而且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如今,已经无处可栽了。”

点绿成金——

产业兴旺振乡村

执着于生态保护,油溪桥村铺就“绿水青山”通往“金山银山”的快车道。

油溪桥村将集体所有制与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机结合,所有鱼苗、经果林苗木、药物防治、化肥供给、技术指导等,全部由村里免费提供,村民“零成本”进入。同时,推出村级事务“积分制”,设定100分的农户生态林养护基础分,根据管护情况加减,村民以此为依据参与全村旅游产业分红,实现村民共建共享绿色效益。

“村在景中,屋在树中,路在花中,人在果中。”如今的油溪桥村水蜜桃、柑橘、猕猴桃等硕果压枝,甲鱼、稻田鱼跃出水面,采摘、垂钓等农事体验吸引八方游客……“农旅”深度融合之下,全村已建成产业基地30余处,面积达2800亩。村级集体收入,从负债4.5万元,一跃突破100万元。

筑好巢,引凤栖。

越来越多的外地老板到油溪桥村投资兴业,全村已基本建成江景观赏、民俗观赏、农耕研学等7大旅游功能区。依托油溪桥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公司,开发峡谷漂流项目,构建“公司+村委+合作社+农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去年实现经营收入1056.3万元,带动农家乐16家、种植养殖户240余家,直接解决就业200余人。

傍晚时分,油溪河两岸华灯初上。登上五彩漂流艇顺流而下,看满天星辰、听水声蝉鸣,感受乡村古韵新风的浪漫。岸边一幅标语尤其醒目:“我们这一代人做了什么,我们又为下一代留下了什么?”

“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这便是油溪桥村实践出来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