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梦 一把刀 一辈子

2021-07-29 16:25:03 [编辑:唐卓婧]
字体:【

湘潭市中心医院解放后首任院长何志襄,曾被誉为“湖南三把刀”之一,一生都在为救治生命而努力——一个梦 一把刀 一辈子

7月14日,湘潭市中心医院举行《何志襄传》首发式暨何志襄纪念铜像揭幕仪式。 康军 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彭婷 通讯员 沈灼非

7月26日,湘潭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到医院院史馆参观学习。在该院解放后首任院长何志襄展区,大家面向他的纪念铜像庄严凝望,表达对这位医学界前辈的敬仰之情。

何志襄的生命只有短短53载,然而,他的一生都在为救治生命而努力,曾被誉为“湖南三把刀”之一。7月14日,在《何志襄传》首发式上,作者谷静说:“有价值的人生,不在于生命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品德的高尚和勠力的奉献。何志襄先生的生命虽然短暂,却闪闪发光!”

何同学——

长大后想当一个有本事的好医生

1916年,何志襄出生在北京。说来也巧,他的从医之路,竟与父亲何恢禹的一次偶然对话有关。

1925年3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因病去世。这一年,何志襄上小学三年级。孙中山去世的消息,在学校传开了。

“爸爸,孙中山是谁?”

“孙中山是伟人,他领导人民推翻了清朝,还计划要把国家建设得很好。”何恢禹摸着儿子的头说。

“这么好的伟人,为什么会死呢?”小小年纪的何志襄不解地问。

“因为他得了很严重的病,这个病叫肝癌。”父亲回答。

“要是有能医好这个病的医生就好了,这样伟人就不会死!”何志襄说。不一会儿,他又说,“爸爸,我长大后想当一个有本事的好医生!”何恢禹看到9岁的儿子有这样一个梦,十分高兴。

带着成为一名“白衣天使”的梦想,何志襄学习更加勤奋。1934年,他考入当时全国唯一的国立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师从著名外科专家黄家驷教授。

“何志襄同学,外科涉及的面广得如同一张网,你一定要把这张网收进自己的头脑中!” 黄家驷鼓励何志襄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一定要学出点名堂来。

从此,何志襄开始了征服外科学“大网”的漫漫长路。在学习骨折课程时,他向学院借来一具活动人体骨骼,拆开来,把大的骨头用布袋包着,小的骨头放进自己的裤袋,有空就摸一摸,判断其属于人体的哪块骨头。

何志襄晚上睡觉时,还伴着人骨入眠。当同学们得知何志襄为熟悉骨骼,带着死人的骨头睡觉,都说他疯狂。何志襄却笑着说:“没有近乎疯狂的热爱,哪能学有所成?”

正是这种异于常人的努力,何志襄的成绩名列前茅。1939年毕业,他在学校的实习医院当了一名实习医生,一年后便在黄家驷推荐下成为助理驻院医生。

彼时,抗日战争烽火连天,何志襄被选中成为一名前线医生,赴衡阳仁济医院救助伤员。因为全院只有他一个人会做手术,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别的医生只负责把病人的肚子剖开,肚子里的活,就是志襄的事了。”

战火纷飞中,何志襄每天忙至半夜,直到把最后一名伤者处理好才休息。“筋疲力尽,只要一挨床板就能睡着。”何志襄在日记里写道。

除了救治伤员,何志襄还要在枪林弹雨中与敌人斡旋。有一次,他和同事徒步几日前往一处偏僻地点,取回医院为躲避敌人而藏在那里的医疗器械。途中,敌军发现了他们。好在一路山高林密,道路曲折,他们在一次次与敌人的“捉迷藏”中危险过关。

何志襄在日记里记载,他们一边躲避日寇,保护医疗器材,一边在途中给附近村民看病。回到医院,医院负责人看到不仅器械完好无损,还一路救治病人,对何志襄一行大加赞扬。

何院长——

不以公谋私,却公而忘私

上世纪40年代,何志襄辗转多地,他在广西医学院当过副教授,在衡阳仁济医院任过副院长,又赴上海进过修。随着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是当时湖南医学界的“香饽饽”。1951年,何志襄担任湘潭惠景医院(湘潭市中心医院前身)解放后的首任院长。

作为院长,何志襄深知人才的重要性。然而,百废待兴,大规模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学习不符合现实。他就自己办培训班,给同事们讲课、举行学术报告,提高大家的专业水平。

“何院长还给我们‘开小灶’呢。”与何志襄共事多年的樊曙说。樊曙从卫校毕业后到湘潭惠景医院放射科工作,他从未接触过X光机,医院那台X光机的说明书又全是英文,让樊曙很为难。

“小樊,不要紧,我教你。”英语不错的何志襄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将说明书翻译成中文,供樊曙学习,还对着设备给他讲解。“何院长又送给我几本书,教我学习。没过多久,我就可以独当一面了!”回忆起这件事,樊曙非常感动。

正是在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湘潭惠景医院以一年一个台阶的速度发展,成为当时我省医疗战线的佼佼者。

院长的光环和工作上的成就,没有让何志襄沾沾自喜。在生活中,他要求自己时刻保持清醒,不以公谋私。

何志襄的儿子何光浩回忆,有年夏天,妈妈喻梅五买来一个西瓜放在医院的冰箱里,后带回家。傍晚,做完手术的爸爸回来,刚咬上一口,马上变了脸色:“怎么是冰的?”

喻梅五解释道:“我把它放在医院供应室的冰箱冰了一会儿,好吃些。”只见何志襄把西瓜往桌上一搁,严肃地说:“私人的东西怎么能占用公家的冰箱?不能因为我是医院负责人就占公家便宜!”

何光浩说:“那天,爸爸把妈妈批评了一顿,直到妈妈表示再也不会把私人的东西放进公家的冰箱为止。”

不仅不占公家便宜,身为院长的何志襄反而公而忘私。上世纪60年代,他召集全家开会,决定将一家老小8口人,从100多平方米的楼房,搬到医院二宿舍仅30平方米的土坯房,将房子腾出来做医院办公用房。

“搬进小房子后,爸爸怕我们住不习惯,常常教育我们‘越是条件艰苦,越能锻炼人’。”何志襄的女儿何光华说,父亲一辈子行医,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家人,营造了良好的家风。

何医生——

“救死扶伤就是我们的天职”

儿时的梦想长大后开出了花,何志襄格外珍惜,一心扑在工作上。不少湘潭老一辈医务工作者说,当时盛传的“湖南三把刀”,其中“一把刀”就是何志襄。他的这一美誉,被写入《湘潭市中心医院院志》以及院史馆何志襄展区。

熟悉何志襄的人都知道,成绩的取得,与他严谨细致、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密不可分。

如今年过八旬的汪琪,1953年就配合何志襄做手术。在她眼里,何志襄没有一点院长的架子,“他总是把自己当普通的医务人员,讲话好和气。”

“我们敬他又畏他。”汪琪说,何志襄对手术要求极高。手术室必须一尘不染、窗明几净。手术开始,全屋子除了递器械的一丁点儿声响,再不能有其他声音。“他要求我们把手术器械摆在固定位置,他手一伸,器械就必须‘打’在手上,千万不能递错。”

从担任院长第一天起,何志襄就多次在全院会议上强调:“手术必须百分之百精准,为了这个目标,我首先从自己做起。”《湘潭市中心医院院志》记载,何志襄做手术成功率极高。

与何志襄配合多年,汪琪对他严谨认真的态度印象深刻。“他做手术一直站着,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全身都汗透了!”何志襄经常说,每做一次手术,就像拖板车上陡坡一样。

何志襄酷爱电影。那些年,每到周六晚上,去医院旁边的红月亮电影院看电影,是何志襄最放松的时刻。《何志襄传》记载,好几次电影放到一半,影院的广播突然响了:“湘潭人民医院(湘潭惠景医院后改名湘潭人民医院)的何志襄医生注意了,医院来了急诊病人,请你回去。”这时,何志襄便“唰”地一下起身,一路跑着赶到急诊科。

何志襄的多名老同事回忆,像这样看电影看到一半突然被叫去抢救,其实在他身上发生过很多次,后来影院为了不影响其他观众,不再喊广播,直接在屏幕上方打字幕。

湘潭市国土局退休女干部高燊,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令她终生难忘的故事。一天夜里,她的妹妹高烧至40.5℃,全身起红点,紧急送往湘潭人民医院。接诊的年轻医生量了体温、察看病情后说:“送迟了,没办法,准备后事吧。”

孩子母亲当时吓得几乎哭昏过去。这时,正碰上何志襄走进来,高燊的妈妈一眼认出了他,说着就要下跪求他抢救。“救死扶伤就是我们的天职。”何志襄扶住她,立刻组织急救,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终于,经过几天几夜的抢救,高燊的妹妹捡回了一条命。

“事情已经过去50多年了,何医生那既紧张又沉着、既严格又细致的样子,至今深深感动着我。”高燊红着眼眶说。

1965年,何志襄响应毛主席“送医下乡”的号召,到湘潭县云湖桥支援半年。

出发前,喻梅五准备弄几个好菜给他饯行,被他连连制止:“这次下乡就是要和农民同吃同住,不能吃荤菜,我就从家里做起吧,炒个香干足矣。”

急性阑尾炎、颈下囊肿、子宫脱垂、孕妇难产……村民的一个个难题都被何志襄攻克。半年时间,何志襄累计救助病人2000多人次,还举办多场保健员、接生员培训班,为云湖桥打造了一支“撤不走的医疗队”。

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带领团队创新手术47项,“四肢骨折、小板固定术”等领先全国,经他起死回生的病人数以万计……这位被誉为“湖南三把刀”之一的外科医生,以他短短的53岁生命,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如今的湘潭市中心医院,已是国家三甲综合医院。在《何志襄传》首发式暨何志襄纪念铜像揭幕仪式上,湘潭市政协副主席、市中心医院院长曾建平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今天学习他、怀念他,就是要以他为榜样,发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为建设伟人故里贡献更大力量。”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