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口店遗址等四项目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2021-10-21 17:23: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编:唐卓婧]
字体:【

中新网北京10月20日电 (徐婧)近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北京周口店遗址、北京琉璃河遗址、北京大葆台汉墓、北京明定陵4个项目入选。

记者今天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这四个考古项目分别见证了北京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在人类演化史、北京城市文明、古代建筑艺术和丧葬制度等领域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周口店遗址:人类演化史研究的重大突破

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考古发现了50万年前北京猿人、10-20万年前新洞人、1-3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遗迹。

1918年,瑞典地质、考古学家安特生对遗址进行了考察。1921年,安特生对遗址进行了试掘,拉开了北京百年考古的序幕。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今,周口店遗址先后历经了数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过程,出土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代表40余个个体的直立人的骨骼材料。

周口店遗址有系统编号的地点共27个,因为北京猿人的发现,直立人这一在古人类演化中最重要的阶段得以确立,这是人类演化史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此外,周口店还保留着中国北方中更新世的标准剖面,对第四纪地层和环境的对比和研究极其重要。

周口店是我国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发源地,至今仍是这些学科领域在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资源宝库和研究基地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东亚地区,直立人和智人的演化与生存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周口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961年3月4日,周口店遗址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周口店遗址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琉璃河遗址:北京城市文明的历史见证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房山琉璃河镇,遗址主体为距今3000余年的西周燕文化遗存。遗址核心区现存西周时期夯土城墙、城内居址和城外墓葬,城内发现有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祭祀遗存、手工业遗存。城外墓葬区已发掘墓葬300余座,其中不乏高等级贵族墓葬。

遗址出土有青铜器、刻字甲骨、玉器、漆器、原始瓷器等大量精美文物。其中伯矩鬲、堇鼎已成为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成为北京悠久历史的重要符号。青铜器克盉、克罍中“命克侯于燕”等铭文首次证明了《史记》中关于分封制的记载。大量陶器反映出本地土著、姬姓周人和殷遗民等多种文化因素共存的现象。

琉璃河遗址是国内少见的西周城址,遗迹类型丰富、遗物内涵复杂,不仅是北京三千余年城市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渊源,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例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大葆台汉墓:北京等级最高的汉代诸侯王及其夫人墓

大葆台汉墓位于北京市丰台区,1974年6月基建施工时发现,1974年8月至1975年6月进行了考古发掘。由西汉时期的两座大型竖穴土坑木椁墓组成,编号分别是一号墓、二号墓,属于诸侯王级别的高等级墓葬,被认定为广阳顷王刘建及其夫人的墓葬。

大葆台汉墓是北京地区首次发现并进行正式考古发掘的西汉时期大型竖穴土坑木椁墓,也是北京地区首次考古发掘的西汉诸侯王及其夫人的同坟异穴合葬墓,是北京地区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同时,大葆台汉墓也是迄今为止北京地区考古发掘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诸侯王及其夫人墓,是当时全国范围内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诸侯王级别的墓葬。

大葆台汉墓对研究汉代的丧葬制度和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983年12月1日,在一号汉墓原址上建成的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是北京市第一处也是唯一一处对外开放展示的汉墓博物馆。

明定陵:明中后期历史研究的实物资料

定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及孝端皇后王氏、孝靖皇后王氏的陵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中部偏西大峪山下,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历时6年建成。1956年5月至1958年7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定陵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是迄今唯一一座经过发掘的明代帝王陵。

定陵出土文物2654件套(4998件),有不少种类的文物系首次出土。既有帝后生前的生活日用品,也有专为陪葬而制作的丧葬用品。这些文物制作精美,装饰华丽,反映了万历帝后的宫廷生活,也代表了明代中后期精湛的工艺水平。为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丧葬礼制、工艺等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明代陵寝制度和工艺美术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1961年,国务院公布十三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