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学专家刘石林与屈原的一世情缘

2021-12-14 09:54:47 [责编:唐卓婧]
字体:【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如兰 徐亚平

通讯员 杨莎莎 张为

12月1日,刘石林先生屈学研究40周年座谈会在汨罗市屈子书院举行。汨罗江畔“传经人”刘石林着黑色中山装,眼神虔诚而炽热。

当天,中国屈原学会会长方铭,中国屈原学会党支部书记黄凤显,中国屈原学会名誉会长毛庆,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屈原学会会长郭建勋等屈学专家及本土屈原文化爱好者聚集一堂,探讨刘石林与屈原的一世情缘。

“外生土长”的守祠人

玉笥山上古木参天,林荫下曲径通幽,巍峨的屈子祠后便是刘石林的家。

耄耋之年的刘石林身材高瘦,眉发尽白,目光清迥,气质儒雅。他翻开今年出版的屈学研究专著《田野的芬芳》,以《史记》等历史文献资料为“经”,以屈原的作品为“纬”,田野考古的芬芳与色彩缤纷的民风民俗随着书页翻动在记者眼前徐徐展开。

刘石林6岁那年,父亲来到离屈子祠不到1公里的杨家墩小学教书,他随之落户,从此再没离开过汨罗。

屈子祠附近流传着许多传说,村民对屈原有着深厚的情结。儿时夏夜乘凉、冬日烤火或参与劳作,刘石林最爱听村民讲屈原的故事。

在杨家墩小学念书时,历史老师翁懋仁经常带着孩子们到屈子祠屈原神龛前纪念屈原,爬上玉笥山寻找有关屈原的遗迹。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国家拨款,在骚坛前立了一块碑。翁老师要求,学生须在碑前行少先队礼。高中辍学后,刘石林回到原屈原公社汨水大队杨家墩生产队,当起了农民。

每年端午,汨罗江上数百条龙舟自发朝庙的震撼场景、两岸居民在江上撒粽子为屈原招魂的苍凉声音,刻进了刘石林的心里。这个“外生土长”的汨罗人,就这么喝着汨罗江水长大。

1965年,公社推荐刘石林当不脱产的公社文化站辅导员。1976年冬天,当时的省文化局拨款,公社抽调刘石林协助汨罗县文化馆文物专干一道修缮屈子祠。

刘石林第一站便找到村民阳世山家中。阳世山小心翼翼取出一本由两块板子压平、又用布带子捆住的清同治年间刻印的《楚辞》,慎重交给刘石林。这是以前破“四旧”时,阳世山从火堆中抢救出来的。

上世纪70年代,附近村民住进屈子祠后又搬离,拆走了一些设施。刘石林挨家挨户走访,从火炉旁、猪圈里找回了雕花门、龙头、梁柱、联匾等祠产。

断壁残垣、摇摇欲坠的屈子祠修复后,刘石林住进祠里,开始青灯古祠相伴的生活。白天打扫卫生、管理文物;夜间点一盏油灯,研读《楚辞》。

“当时屈子祠电、水、路都不通,住在这里就像‘出家’一般。《楚辞》读得似懂非懂,但很有兴趣。”刘石林回忆道。

住祠的日子里,刘石林从不允许有人随便动祠内一草一木。“为此我也得罪过一些人,但从不后悔,起码对得住屈原。”生产队有一位朋友看见祠门口一棵樟树有些弯曲,想砍回去做犁,向刘石林讨要好几次,刘石林始终没同意。

山间寂静,一天夜里,刘石林听见很远处传来“铛铛”的钟声。“我是无神论者,但我把屈原当作心中的‘神’,而且他确实是‘神’。”回想起那夜的钟声,刘石林缓缓道。

求知若渴的“讲解员”

上世纪80年代初,湖南省拨款再次修缮屈子祠。作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现存纪念屈原的唯一古建筑、汨罗的文化地标,屈子祠修缮后正式对外开放,游客开始踏入祠门。

1982年,刘石林成为汨罗市屈原纪念馆首任馆长,像“庙住持”一样与屈子祠日夜为伴。他决定,一生就做一件事,一直走到头,才对得住心中的“神”。

那时,屈子祠没有专职讲解员,刘石林负责为游客讲解。1980年夏天,几位湖北游客向刘石林提问:“据我们了解,楚国认定的都城是郢都。然而楚国究竟迁了几次都,都在什么地方呢?”

“我当时就懵了,像小学生考高等数学。但我不能让游客失望而去。”刘石林立刻安排游客在食堂吃饭,并请工作人员让出床铺给游客午休,自己则关起门来查找资料。

没有电扇的夏日午后,刘石林顾不上满头大汗,细心翻阅典籍。等游客醒后,刘石林给出了满意的答复:“楚国曾迁都7次,分别是丹阳、纪南、鄀、鄢……都称‘郢’。”

在后来的研究中,刘石林发现,楚国还曾迁都到许多小地方,但都很短暂。他深深体会到,在祠里工作,不懂历史和《楚辞》是不行的,于是刻苦“啃”《楚辞》,学习楚文化。“游客向我提问,寻求知识,我如果不懂就感觉对不住人。很感谢游客提出问题,给我动力,‘逼’我学习。”渐渐地,对于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刘石林都能作出让他们较为满意的答复。

屈子祠西边有一副对联:“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湖南草绿,三叠频招宋玉魂。”有游客提出:“怎么是招宋玉的魂?”

把研究根植于民间的刘石林,在当地一次丧礼上,发现了这个奥秘。楚地守灵有一个程序,即绕棺,绕棺时的唱词就是《阳关三叠》。

“对联的最后一句是倒装句,即宋玉在招魂。对联的作者李元度是平江县人,到屈子祠后吟诵三叠,意思是唱着三叠像宋玉那样给屈原招魂。”刘石林深入浅出解释其中奥义。

“求索”作舟的老学者

1984年,河北大学教授魏际昌来到汨罗,为中国屈原学会成立做筹备工作。刘石林问:“我们基层工作人员能不能参加学会?”

“当然能!希望你带论文来参会,建议你结合汨罗特色来写屈原。”魏际昌建议。

刘石林虚心请教,魏际昌耐心辅导。次年,中国屈原学会第一届年会上,非科班出身的刘石林提交了他的第一篇论文《屈原投汨罗考及其他》,一炮打响,被选入学会论文集。学会对论文的评语是:“充溢着田野的芬芳,令人耳目一新。”时任会长汤炳正还写信、赠书法鼓励。

有一众老教授引路,刘石林正式步入屈学研究。今年12月下旬,他将前往湖北秭归县参加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九届年会。此前18届年会,刘石林一届都未曾缺席。

研究中,刘石林发现《离骚》中写着“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他不禁思考,女媭能以娇嗔之貌,反复责备屈原,可谓不凡。此乃何许人也?史无记载,屈原亦未为其阐明身份。因此,学界对女媭的身份分歧很大。

1989年,刘石林撰写《女媭考》。时任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姜书阁认为论文有一定价值,便把刘石林约到房间,讨论如何修改完善文章。1990年,该论文在《求索》发表。

刘石林在文中通过“媭”是古时少女的泛称、“媭”在南楚方言中是女儿的代词、女媭的“詈”言是女儿对父亲的劝慰之语及女媭的归葬推测等论据,推测女媭是屈原钟爱的女儿。论文发表30年来,一直有学者探讨争论,提出不同看法,刘石林也乐于论道。

在工作与日常接触中,汨罗市政协原主席彭千红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研究国学者大都神情专注而又热情奔放,与人为善而又喜好辩论,极易满足而又难容时弊。彭千红把这种矛盾复合体称之为“屈骚情性”,刘石林就带有这种“标签”。

2014年,湖北郧县邀请几位学者到该县考察,提出屈原“出生在郧县,流放在郧县,投江也在郧县”的观点。刘石林听闻,表现出“异道难安”的愤慨,先后多次在全国屈学研讨会上予以驳斥,连续发表《屈原投汨罗考》《屈原投汨罗辩及其他》等文章。

如今,出版了3本屈原研究专著、发表过70余篇相关论文的刘石林,依然笔耕不辍,以“求索”作舟,在屈原文化的“学海”中继续探索真谛,无止无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