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坚持三个“精准” ,做实旅游扶贫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邵阳市旅游外事港澳侨务局]

 坚持三个“精准” ,做实旅游扶贫

——邵阳市旅游扶贫工作经验

文/邵阳市旅游外事港澳侨务局

近年来,邵阳市委、市政府把旅游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主要方式,将脱贫攻坚和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聚焦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攻坚试验区和雪峰山旅游扶贫示范区,深入推进“双带双加”旅游扶贫模式,继续巩固旅游扶贫成果,突出150个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工作。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八个一”工程、打造旅游扶贫精品线路等举措,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2017年全市64个旅游扶贫重点村脱贫,旅游产业带动贫困户5090户,贫困人口18484人;2018年预计56个旅游扶贫重点村脱贫,旅游产业带动贫困户3379户,贫困人口11275人。据统计,目前全市150个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共有农家乐552家、餐饮3282桌,民宿242家、床位2342张,乡村旅游购物点786家。

一、精准施策,激活旅游扶贫思想引擎

切实优化环境。市委、市政府注重顶层设计,加强政策资金引导,《邵阳市推进旅游扶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邵市办发〔2017〕32号)全面落实,旅游扶贫示范村整合涉农资金支持旅游扶贫项目建设不少于300万元,各方力量和资金、扶贫惠民政策都向旅游扶贫乡、村倾斜。实施创建一个以上A级景区、一个以上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点)、一个以上特色旅游村落、一台以上定期演出的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节目等“八个一”工程,推动整乡连片发展乡村旅游。2017年5月以来,先后在旅游扶贫示范村、洞口县罗溪瑶族乡宝瑶村召开邵阳市委中心组(扩大)学习脱贫攻坚专题会议和旅游扶贫现场推进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文密带队帮扶高寒地区少数民族旅游扶贫重点村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草原村。

实施线路扶贫。以“奇美邵阳”为品牌指导新宁县、城步县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县”,全面推进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坚持以游客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组织20多家旅行社赴70多个旅游扶贫重点村采风踩线,在全国首发6条旅游扶贫精品线路并集中营销;和红网开展近2个月的“邵阳旅游扶贫精品线路攻略游记征集活动”,共收到全国各地游客500多篇作品,长沙游客老茂的《绥宁是一种瘾,去过戒不掉》、重庆小哥的《清水村,发现身边的“桃花源”》等反响极好。目前,市旅游协会联合湖南海外旅行社、邵阳移动大客户俱乐部等组织发动1000多台次旅游大巴和各类自驾、游客5万多人进村入户旅游扶贫体验游,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二、精准推进,开辟旅游扶贫绿色通道

加强公益宣传,让游客深度了解贫困村。编发《邵阳市旅游扶贫公益宣传手册》,集中展示并公开发布旅游扶贫重点村独特文旅资源和村干部电话号码等信息。推出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大寨村等6个旅游扶贫故事入编《让美丽战胜贫困》,该书入选2018年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在新华网、中国旅游报、湖南日报等媒体发稿上万篇广泛宣传。举办湖南春季乡村旅游节、绥宁四月八姑娘节、城步南山六月六山歌节、讨僚皈等乡村特色民俗文旅活动,吸引广大游客。

加强基础建设,让游客快进慢游贫困村。去年以来武冈机场先后开通9个城市的航线,加快怀邵衡高铁、高速沿线“最后一公里”道路建设,改、扩建城步南山至绥宁古龙岩、隆回金石桥至六都寨等一批通景通村公路,完善各类旅游扶贫村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努力让旅游扶贫村进得来游客也留得住游客。

加强特色供给,让游客全面感受“奇美邵阳”。武冈市迎春亭街道荷塘村利用毗邻机场航站楼的地理优势,在异地扶贫搬迁中打造荷塘小镇、都梁书院等,建成集文化、休闲、购物、餐饮为一体的特色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第一村”;新邵县大新镇大东村发展特色农业,玫瑰花种植、观赏、精深加工产业链已形成。全市现有邵阳县蓝印花布、隆回滩头年画等省级以上特色旅游商品26个。

三、精准落地,实现旅游扶贫致富梦想

坚持“造血式”旅游扶贫攻坚,示范引领、典型带动脱贫。

湖南师大在绥宁县关峡苗族乡插柳村驻点帮扶,村支两委干部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带头打造千亩花海,发展水上旅游,把艺术写生融进扶贫,先后创建了由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文化广场和艺术客栈等组成的中国·插柳文化艺术园,连续两年举办荷花节,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艺术”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带动122户476人脱贫。虎形山瑶族乡探索“定制农业”+“定制旅游”的融合发展路径,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体验,白水洞村已开发了80余款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与旅游工艺品,打造了梯田、民居等10多处旅游景点,开办各类民宿、农家乐15家,避暑旅游火爆,全村日均接待游客150多人、旅游收入4万余元,年接待过夜旅游者超过5万人次。

坚持创新引领,智力扶助脱贫。武冈市出台发展乡村旅游的系列扶持政策,在旅游智库专家的帮助下建成云山露营基地,带动周边半径25公里范围内的乡村民宿、特色餐饮、农活体验、农特产品等乡村旅游业态,带动上百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营地带村”的云山模式一夜爆红;新宁崀山镇以崀山景区为核心,坚持“旅游开发与旅游扶贫同步、景区发展与乡村发展同行、旅游设施与乡村建设同建、门票收入与村民服务收入同增,资源环境与社区和谐同抓”的“五同”原则,吸纳带动当地居民767人就业,引发周边乡村研制休闲度假、民俗表演等,现有4个村91名贫困户脱贫。

坚持差异化发展,特色助推脱贫。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品”,洞口县罗溪瑶族乡依托罗溪国家森林公园和湘黔古道特色文化,开发特色餐饮,传承熬茶文化,打造宝瑶民宿集群,目前全村已有各类民宿、客栈20余家,2016年10月起至今,全村已累计接待游客2万余人;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大寨村发挥苗乡侗寨特色,突出“十里长寨”展示少数民族村寨风貌,成立民俗文化演艺公司,挖掘传统苗绣手工艺,以特色文化实现旅游发展,目前全村19家农家乐,可提供床位300余张;邵阳县金江乡创新融合“旅游+体育”,打造金江湖运动旅游度假区,建有环湖自行车道11.5公里,承办今年省运会山地和公路自行车赛,大力发展体育休闲旅游。

相关专题:湖南旅游精准扶贫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