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扶贫绿色引擎,演绎脱贫之路

[来源:华声在线]

扶贫绿色引擎,演绎脱贫之路

——娄底市旅游扶贫工作经验

文/娄底市旅游外事侨务局

近年来,娄底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坚持以大旅游带动大扶贫,充分发挥旅游稳增长、惠民生、消贫困的引领作用,率先以“全域旅游·传奇娄底”发力,将全域旅游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绿色脱贫之路。近三年,投入旅游发展资金67.6亿元,创建星级乡村旅游区(点)50家,特色旅游乡镇和旅游特色乡村建设6家,景区带村(企业)15家,带动当地贫困户5000多人脱贫。全力打造“湘军寻古”“梅山神韵”两条旅游精品线路,生动地演绎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扶贫新局面。

精准发力 打造全域旅游新样本

风景这边独好。娄底被誉为“湘中明珠”,总面积8117平方公里,总人口438万。南北通达、东西连贯的要衢,是全国重要的二级物流节点城市,是环长株潭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的后花园,又是“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 娄底把发展旅游扶贫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促增收的首要任务。

一、强化组织保障。高规格设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脱贫攻坚旅游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建立了旅游扶贫联席会议制度,充实了旅游扶贫工作专干;组建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领导小组,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结合各县市区旅游局旅游扶贫管理职能,统一协调旅游产业扶贫,全力推动旅游扶贫工作。

二、强化规划引领。以实现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康养体验旅游转型,打造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全国知名的湘军文化休闲度假与体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统筹将旅游产业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修编完善了《娄底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娄底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计划》,绘制了娄底旅游发展的蓝图,确立了“湘军故里·传奇娄底”旅游形象定位,形成了强大的旅游品牌影响力。

三、强化基础配套。为配合全域旅游发展,考虑老百姓的致富脱贫需要,娄底各县市区在基础配套方面下足了功夫。解决了旅游大交通难题,湘黔铁路、上瑞高速和沪昆高铁横穿东西,洛湛铁路纵贯南北,全面建成通车的长韶娄、娄怀高速、二广高速、娄益衡高速等纵横交错,正在建设的新武等4条高速;娄底机场建设进入前期准备阶段,资江水运全面升级,娄底全面步入“高速”时代;在景区和配套设施建设上,以项目为抓手,计划投资200亿元;新建、改扩建星级旅游厕所260座;计划建成一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0个房车露营基地,100个星级旅游区(点),10个5星级标准的旅游饭店;成功完成涟源市、新化县全域旅游基地的验收。下一步将在通景公路上下功夫,打通最后一公里瓶颈,夯实旅游基础配套建设。

油溪桥村全景

精准路径 构建旅游扶贫新格局

加快旅游与工业、农业、城市、文化和康养产业同步发展,拓展旅游扶贫发展空间,全力做好全域旅游“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区域管理”六篇文章,推进旅游与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的深度融合。

一、全力推动工旅融合。按照“园区景点化、工厂花园化、产品商品化”要求,打造新型工业产业集群,建成一批集生产加工、产品展示、购物销售、观光体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工业旅游企业、旅游特色乡镇。锡矿山工矿旅游示范区、涟钢工业旅游区、娄底经济开发区逐渐成形,各个旅游要素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开展。

二、全力推动农旅融合。坚持走“农旅结合、以农兴旅、以旅带农”的特色新路,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增了油溪桥村AAA旅游景区、资江旅游区,锁石花之缘旅游景区、奉家桃花源景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2016年以来涌现了新化县奉家镇、油溪桥村;双峰县江口桃花岛、锁石镇;娄星区三合农庄等先旅游扶贫的先进典型,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快速脱贫致富。

三、全力推动文旅融合。打造成以观光体验与文化休闲为主导的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沪昆高铁黄金旅游中轴线旅游名城和大长沙拓展区休闲度假基地为目标;依托15个A级景区,以景区带村为手段,布局一批特色驿站、客栈、农庄、酒庄,构建集健康养生、特色餐饮、文化娱乐、运动健身等于一体的“快进慢游”服务体系。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湘军文化、梅山文化、古镇文化、美食文化、康养文化资源,健全红色旅游、夜间旅游、休闲旅游、体验旅游等新业态;实现娄底旅游从单一的景区观光游览向康养旅游度假转变,让参与旅游的广大群众形成“一业发展,多业增收”的良好局面。

紫鹊界梯田

精准成效 探索增收致富新机制

创新旅游收益联结、产业联结和就业联结等三大联结,让贫困群众共享旅游产业发展红利。以旅游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扶贫效益,让贫困群众由旅游发展的旁观者、局外人变为参与者和受益者。

一、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围绕旅游项目业态的开发建设,采取“旅游+公司+农户” “旅游+合作社+农户”“旅游+村集体+公司+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贫困户以财政扶贫资金、部门帮扶资金、“特惠贷”资金、土地林地等入股旅游公司、村集体经济以及专业合作社,直接参与旅游开发,形成利益联结,增加群众收益。同时,市政府极力主导娄底市13家银行主动与近100家旅游企业对接,通过银行资金的融入,给广大企业浇注了活力,推动了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产业联结。发挥旅游景区和农业园区的辐射作用,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和乡村旅游区点建设,全市有198个村落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引导景区周边的农民兴办休闲山庄、主题客栈、生态酒店、特色餐饮等,发展民俗旅游小手工生产或特色种养殖业,不断增加农户经营性收入。将村集体项目、乡村旅游项目与扶贫工作有效联结,给予企业和群众资金支持,促进群众增收脱贫。

三、进一步完善就业联结。采取大景区带动发展模式,在景区景点沿线规划布局土特产品、旅游农产品、旅游商品以及餐饮住宿服务区,吸纳近3000余贫困群众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产业。积极提倡大众创业,抢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引领群众瞄准旅游市场,带动贫困群众自主创业。积极开发社会公益岗位,针对劳动能力低、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众,政府出台旅游产业优惠政策,帮助景区在移民搬迁、土地流转、经营许可方面提供方便,同时鼓励旅游企业参与大扶贫,承担社会责任。

娄底通过探索旅游扶贫发展新路子,推动了各县市区“农村变公园、农家变客栈、农民变老板”的华丽转身。如今的娄底,风景如画、处处是景。曾国藩故里、紫鹊界梯田、湄江景区力创国家AAAAA景区。预计到2020年,实现全市接待游客600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超过500亿元,对GDP贡献率超过18%,旅游业快速发展,成为湖南旅游大湘中板块中文化休闲度假与体验旅游“井喷式”发展的一面旗帜。

相关专题:湖南旅游精准扶贫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