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聚能 湖南非遗打出战“疫”组合拳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思佳 肖正湖]

华声在线4月29日讯(记者 刘思佳 通讯员 肖正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民一同抗击疫情、共克时艰。湖南非遗人充分发挥非遗工作特点和优势,积极投身抗疫战斗,通过传统医药、艺术创作、捐款捐物、线上传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为抗击疫情增添文化力量。

千方百“剂” 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助力抗“疫”

传统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我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7万余人使用中医药;占91.5%;湖北省6万余人使用中医药,占90.6%

作为湖南传统医药非遗“老字号”,九芝堂向钟南山医学基金会捐赠价值60余万元药品,捐赠药品抵运广东省若干所三甲医院,全力保障防控疫情一线所需物资,千方百“剂”支援战“疫”。九芝堂各连锁药店面向周边居民开展抗防疫情科普宣传,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免费提供抗病毒茶,指定门店24小时营业,定时免费发放口罩。

九芝堂向钟南山医学基金会捐赠药品。

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吉首市苗父堂苗医院自筹资金,组织人员,研究药方,针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改良出一款苗药茶饮,经市疾控中心认证后,开展免费送药上门活动。传习所每天为桂芳园、云峰小区、世纪山水等基层社区和高速路口,州、市疾控中心,州、市卫健委等防疫一线单位免费送出约500公斤药茶。

湘西州免费向市民赠送苗药茶饮。 麻老先 摄

以艺战“疫” 创作非遗抗疫作品1325部(件)

疫情以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艺抗疫情 云游湖南”作品创作和征集活动,湖南非遗传承人以曲艺、传统戏剧、传统音乐等形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歌颂致敬一线工作者,共创作非遗抗疫作品1325部(件),在各大媒体平台和社交圈广泛传播。

李铁骑创作剪纸作品《共抗疫情》

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创作《携手待凯旋》《无双国士钟南山》等,老中青演员还在家中录制抗疫花鼓戏小视频,歌颂防“疫”英雄。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槚山皮影传承人宁曾伟雄创作皮影戏《乡村战“疫”》,以朗朗上口的攸县土话呼吁群众一同抗“疫”。湘西州国家级非遗项目踏虎凿花代表性传承人李铁骑创作剪纸作品《众志成城》《武汉加油》《共抗疫情》,并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微选登。

常德丝弦《打好疫情阻击战》、祁剧高腔《誓将毒魔一扫光》、祁东渔鼓《齐心协力抗疫顽》、慈利渔鼓《战“疫”歌》等一系列非遗抗疫作品层出不穷,以通俗易懂的歌词、生动活泼的语言,呼吁人们共同防控疫情,赞美医护人员和干部群众抗击疫情必胜的决心和成效。

爱心传递 全省非遗人捐款捐物超3000万元

全省非遗保护单位、企业、传承人纷纷慷慨解囊,开展爱心捐赠,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截至429日,捐赠抗疫物资及款项达3000余万元。

张新发开展爱心捐赠。

百年张新发非遗传承人张刚强组织团队采购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为定点医院、养老院及其他抗疫劳动者捐赠了1000套防护服、近40万个医用口罩以及粮油等各类生活物资。后续,张新发再斥资1000万元,面向全球追加采购医用口罩等防护物资,在全国千家门店推出“百万口罩免费赠乡邻,助力全民复工”大型公益活动。

“云”上发力 让湖南非遗被更多人看见

受疫情影响,网络成为非遗传播的“新阵地”,线上培训、线上展演迎来一波热潮。

全省各市州积极开展线上非遗类培训,21505人参与。“湖南非遗”微信公众号累计推送非遗法规、非遗基础知识、战疫作品展共179,以丰富多彩又接地气的方式宣传湖南非遗保护成果,为基层疫情防控宣传贡献力量。湖南公共文旅云开设“非遗公开课”“云上学艺”“云上拾遗”专栏,上传非遗网课50

湘绣代表性传承人成新湘变身“网红主播”,教网友用湘绣的针法绣桃花

214日起,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指导下,@文旅中国、新浪地方站联合全国各地非遗保护机构共同发起“微博#非遗公开课#”系列活动。湖南省文化和和旅游厅积极推荐多位非遗传承人参与视频授课、微博互动,推出湘绣、滩头年画、金杵面塑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课程,让网友足不出户、指尖轻点学习湖南非遗技艺。短短一个月,“微博#非遗公开课#”的微博子话题#非遗看湖南#阅读量近22万,更多人在这里遇见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芒果动听推出“春暖花开 ‘声’生不息”湖南非遗工坊展示周活动,助力推动经济复苏,促进市场回暖,共同倡导用户在疫情结束后回归美好生活。短短一周的活动中,选定益阳安化县卧龙源烟溪功夫红茶、雪峰山花瑶挑花、张家界绣云土家刺绣、长沙金棕编织、湘西保靖县本顺竹编、衡阳周氏手工编织六所非遗工坊,上线四期湖南非遗工坊专题图文,总计曝光量超过500万,图文总计点击量达到16.5万以上,图文总计阅读量破17万。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