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诸多困境。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保证非遗传承后继有人的有效途径。高等学校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宏伟工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智力资源和研发优势,而借力非遗传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也将在高校立德树人时代使命中得到更好落实。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刘文良教授带领团队,专注于深度融合非遗传承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索,构建了“政专馆产坊”五维融合育人模式。
“政专馆产坊”五维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围绕“非遗传承”,前期将设计人才培养与“精准扶贫”战略相契合,后期则与“乡村振兴”耦合。强调人才培养形式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对接产业需求,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技能素养特别是解决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问题的能力。培养方案体现非遗传承,教学活动融入产业发展,充分激发课程思政的活力,把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
以政治为魂,以非遗文化为源,筑牢立德树人精神之基
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将“育人”作为核心指标,打造基于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教师团队,以投身一线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职责使命,以把项目做在深山里、把论文写在社会需求上为学科本质和专业特色。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更好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立德树人之基。
以专业为纲,以课程为媒,在非遗渗融中彰显办学特色
一方面,开设专门的非遗专业方向,另外还在部分专业开设非遗相关课程,为非遗创新、创造性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利用采风写生、艺术调研、艺术考察等实践课程的便利,带领学生深入非遗一线,现场调研和收集非遗传统文化资源,探讨非遗保护的策略、措施和方法。
以馆室为载体,以技术为手段,在资源优化中汇聚合力
发挥图书馆、文博馆的文化资源优势,举办非遗专题讲座,邀请民间非遗传承人介绍非遗文化,传授非遗知识和非遗技艺,让师生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强对非遗的热情。利用3DMAX等先进技术构建永久保存且方便查阅的非遗多媒体数据库,建立数字非遗专题网站。
以产学研协同为抓手,在强化社会服务中提升育人水平
以“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为中心,成立“绣色十八洞”苗绣研究与设计创新基地,构建了苗绣设计、绣制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类似的模式也让湖南花瑶植物染、宝庆竹刻的传承与推广得到大大改善。通过产学研协同,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取得了良好成效。
以非遗工坊为依托,助力产业提质的同时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在湘西建设了苗绣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非遗竹刻工坊,帮助苗绣和竹刻产业转型、提质;与湖南省蚕桑科学业研究所合作,实现丝绸文化与苗族技艺融合创新;受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委托,编制了《苗族刺绣湖南省地方标准》,填补了苗绣标准空白。团队教师的科研能力、设计水平也在对接产业的过程中得到很大提高。
通过“政专馆产坊”五维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湖南工业大学除了在助力非遗传承、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外,在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利用专业优势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非遗传承人培养和非遗产业拓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强化、老师教学科研水平提升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比如《特色学科对接特色产业——湖南工业大学“绣色十八洞”精准帮扶十八洞村脱贫》获评“教育部第四批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3个专业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3项、省级金奖3项;《产品设计专题》等2门课程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乡村景观设计专题》等3门课程获批为“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非遗研究相关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谭珊琦 马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