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传统与现代连接 让非遗焕发独特魅力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熊海峰 王欣萌

当人们的生活场景发生改变,非遗亦需与时俱进,与现实生活建立新的连接。建立起文化产品或服务与使用者或传承者之间的价值传播与传递通道,让非遗价值可感知、有共鸣和易获得。

浙江的“嘉韵”非遗国潮市集,湖北的“锦绣中华、楚楚动人”非遗时装秀,广西的“国潮有味”螺蛳粉文创作品邀请展,河北的“非遗工坊云探店”……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各地开展了精彩纷呈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氛围。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世代赓续的文化基因。从2006年开始,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其前后,文化和旅游部都会组织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彰显了“连接”的重大意义,强调要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展示展销结合、多方协作联动等方式,促进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让非遗在新时代与新场景中焕发独特魅力。

今天的非遗是过去的生活,过去的非遗需要走进今天的生活。作为以人的智慧和技艺为基础、日常生活劳作为主要场景、实用功能为核心特征的非遗,保持活态是其生命、服务生活是其使命。当人们的生活场景发生改变,非遗亦需与时俱进,与现实生活建立新的连接。这里所谓连接,从本质上而言,就要建立起文化产品或服务与使用者或传承者之间的价值传播与传递通道,让非遗价值可感知、有共鸣和易获得。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颠覆性技术突破,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数字领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阵地,并在疫情持续影响下呈现加速趋势;同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数字网络的普及以及“Z世代”“千禧一代”人群成为消费主力军,其文化消费习惯、业态、模式和渠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加速向品质化、多元化、体验化和数智化升级。在这种背景下,非遗传播与传承也需要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沉浸式转变,加速建立非遗与现代生活间的新连接。

在今年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中,这种趋向体现得更为显著。“云游非遗·影像展”和“非遗购物节”成为今年展示活动的两大当家“花旦”, 前者通过网络视听等现代传播形式,在线展播了2300多部非遗传承纪录影像、非遗题材纪录片,开展了各类非遗短视频展播、主题直播、话题讨论等活动,让非遗传播更为形象、立体、沉浸,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共鸣。后者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电商平台与直播带货的现代展销形式,组织了7500多家非遗店铺参与,涉及非遗项目4000多项,让大量生产在偏僻山村的非遗产品飞向外面世界,服务着人们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如果立足非遗传承利用的价值链视角,要让传统非遗活跃在现代生活中,在做好以上价值传播和传递环节的同时,还需创新与强化全链条、全方位的深度连接,不断缩短生产与消费间的信息、空间和心理距离,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参与非遗和共享非遗。

一是要创新非遗精神内核与现代价值观念的连接。文化消费本质是一种精神消费,核心是观念认同和价值共鸣。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需要在尊重非遗生成本源和基本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对其精神进行现代阐释和价值重塑,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与意义。例如冯氏世家佛山木版年画店热卖的“逢考必过”的考神年画,其祝福语饱含着时代意蕴,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二是要创新非遗产品功能与现代生活场景的连接。非遗不应是供在神龛里只可远观的塑像、记录在图像中只能缅怀的“乡愁”,而应是让人可观、可尝、可用或可把玩的日常生活用品。根据阿里巴巴发布的非遗消费趋势报告,电商平台销售量最好的非遗产品是关于吃(食品)、穿(服装)、用(家居)等贴近日常生活场景的产品,其所占份额接近总量的三分之二。事实上,除了一些较为特殊的情况(譬如皇家用品),非遗本就发源于人间的烟火,来自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与生活场景相连是其本质属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还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与旅游、娱乐、教育、体育、养老等更多现代生活场景的连接。

三是要创新非遗产品形式与现代生活美学的连接。随着时代的变迁,美的观念和内涵也在变迁。在重视品质与颜值的时代,非遗产品不仅要功能好用,也要“卖相”好看。传统的非遗之美植根于过去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土壤中。因此,随着时代之变,非遗需顺应人们的审美新趋向,根据时代潮流和审美风尚,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主动进行创意改造和创新转化,例如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将原形、图形、图案、纹样重构,组建成新的美学样式,然后转用到玩偶、文具、家居、装饰等日用之处,将非遗与时代美学连接,推动形成“新国潮”。

非遗是一部永无终章的民族生活与文化之书,是需要不断融入人们时代智慧、才艺和创造力的实践过程。只有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强化传统非遗和现代生活的连接,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参与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