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山深处别样红

——华容县南竹村农文旅体一体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全媒体记者 徐典波

通讯员 石峰诚 罗兴娥

地处洞庭湖腹地的华容县禹山镇南竹村,推出“神奇禹山”农文旅体沉浸式旅游。

9月10日,中秋时节,来南竹村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记者随游人登高望远,七八个湖泊外,两三座青山前,大小景点星罗棋布,游客穿行其间,尽享山野之乐。

盘活资源引凤

南竹村是革命先辈何长工的故乡,邻近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外面的人,把禹山的红色、生态绿色当宝贝。”禹山镇党委书记付祖云介绍,“我们重修何长工同志故居,建造全景5D沉浸式拓展体验项目‘红色城堡’,打造沉浸式乡村旅游线路,让人们感受绿水青山间的‘神奇故事’。”

盘活文旅资源,并不容易。几年前,华容县扶贫办多次组织专家学者来禹山镇调研,共同谋划脱贫攻坚行动。大家都说“神奇禹山”大有开发价值,全镇在推动农文旅体一体化发展上也“开了窍”。

瞄准“神奇禹山、湘北一流”目标,禹山镇致力将南竹村打造成一个汇集地方特色产品、旅游功能设施配套齐全、文化底蕴与自然山水相融合的沉浸式旅游名村。

思路有了,钱从哪里来?南竹村“引老乡、回家乡、建故乡”。几年前,广东易贝尔游乐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昌明被禹山的“红色文化”打动,先后投入近3000万元。寓外乡友、房地产开发商吴道宏也投资入股近3000万元。

2019年,5D沉浸式长征体验项目“红色城堡”落地。村集体入股、社会资本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游乐园和游客接待中心项目建设在加快进行。

走进南竹村,道路整洁干净,两旁绿树成荫,村舍青山相映成趣。近年来,南竹村依托“大禹治水”和“长工故里”两块金字招牌,整合禹山、南山矿泉水等自然山水资源,新建扩建通村通组公路22公里,优化提质禹山游步道等,引导扶持特色农庄、商家入驻中心景区。今年,南竹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以节会友迎客

“发展基础有了,人气怎么来?”南竹村党总支书记李敬阳介绍,村里创新方式吸引游客,以特色节庆活动为平台,致力于展示和营销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乡村特色文旅品牌。

2015年以来,南竹村连续举办6届“糍粑节”、3届“泥鳅节”等系列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游客参与打糍粑、捉泥鳅等趣味活动,游玩长工旅游度假区、“红色城堡”、禹山寺、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周边景点。赏美景、品美味、购农特产品,感受浓浓乡愁。

华容长工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唐育湘介绍,今年6月举办的第三届“泥鳅节”吸引游客日流量达上万人次,节会展销的“五谷坳”“红花香”等当地优质农产品,备受青睐。

禹山镇镇长刘钢介绍,每年举行的“糍粑节”“泥鳅节”等特色节会,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带动周边相关产业每年增加综合经济效益逾1000万元。

多产融合富民

每天早上,南竹村村民李立平就在自己屋前支起小商铺,他说:“自从‘红色城堡’成为网红景点,我卖辣条、冰淇淋等小零食和游乐用品,年收入超4万元。”

“听说村里旅游公司在招工,我辞职回村在‘家门口’就业。”“红色城堡”讲解员何珍说,“现在,能陪在父母和孩子身边,又有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好。”目前,南竹村乡村旅游项目直接带动500余人就业,间接带动1000多人就业、创业。

几年前,南竹村仍是以传统种植业为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不足。南竹村“两委”班子立足村情,以文旅产业为龙头,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集体占股、群众参与、利益共享”产业发展模式,采取土地流转、村民投工投劳、乡友捐资以及社会资本注入等多元化方式,发展特色产业。

村集体流转林地、闲置土地2000余亩,整合资金500余万元,开发旅游项目,集体经济逐渐壮大,村民“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南竹村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发展集现代农业展示、民俗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研学、田园农家餐饮、休闲娱乐观光等于一体的新型乡村旅游。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8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万元。

“神奇禹山”别样红。华容县委书记陶伟军表示,南竹村坚持党建引领,践行“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路”发展理念,成功闯出一条农文旅体一体化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