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楹联绘出湖湘文化的多姿多彩”

——访著名楹联家余德泉

全媒体记者 刘乐

余德泉,中南大学教授、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所长。与他的对话,就是一次探寻湖南楹联的情怀之旅。7月28日,由中国楹联学会、湖南省文联、湖南日报社联合主办的新时代楹联文化传承与创新暨《楹联里的湖南》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余老先生再次接受了记者专访。

这是记者第二次采访余德泉。去年5月8日,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岳麓书院,余老先生为《楹联里的湖南》解说了一副经典楹联。采访时,耄耋之年的余德泉声如洪钟、笑声朗朗。当天的他,依然精神很好。

孜孜以求,好之且乐之

余德泉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对联,因为看到鲜有人研究,于是便下决心要研究对联,一坚持就是几十年。

“很多人认为对联是‘诗之余’,研究的人很少,但喜爱对联的老百姓却那么多,于是我开始研究。”余德泉说。

余德泉在对联教育方面创下了多个中国第一,而在理论研究、著书立说等方面也是硕果累累。然而成就的背后,是艰难的拓荒历程。

1989年,他在如今的中南大学南校区,前身为“(冶金工业部)长沙有色金属专科学校”的中文班开了《对联学》这门课,其后又作为选修课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余德泉向记者回忆:“我也没想到来听课的学生那么踊跃啊!有时候一次课就来两三百人,大家的积极性之高,对我而言是一种鼓励。”

这之后,余德泉慢慢地开设了对联讲座。普及、传播和提升楹联文化,于他似乎是宿命,亦是使命。正是坚守着这个使命,余德泉一步一个脚印,构建起了对联学科体系,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个对联学硕士研究生。

他还出版了多本著作,他告诉记者,“最早的一本书,名为《对联纵横谈》,1985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原本打算发行20万册,但由于当时风行武侠小说,到处买不到纸张,便只印了10万5千册。放在今天来看,这么多册也不容易。”

这本书虽只有十几万字,却影响到了许多人,也成为余德泉对联著作的起点。十多年后,他的《对联格律·对联谱》《对联通》出版,在楹联界引起了空前的关注。三十多年后出版的104万字的《中华对联通论》更被列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定为第二届向全国推荐的50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读物之一。

“诗之余”亦是别有洞天

余德泉几十年如一日研究对联,从未间断,现今还在研究方言对联、少数民族对联,将对联文化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他表示,“对联普及到少数民族地区,这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大一统。少数民族对联是汉族和传统对联影响的结果,所以有必要去做这方面研究工作。对联是一个学科系统,在这个学科系统里面,我只做了一个框架性的东西”。

余德泉是一位楹联理论大家,其研究精深且广泛,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对联创作家,先后创作了一千四五百副对联。有的地方专门请他前去创作,比如萧何、刘邦的故乡丰县。但也不乏即兴创作,比如他有次去吃汤圆,写下了此前《楹联里的湖南》元宵节特别报道解读过的“雄心吞日月;醒眼看沉浮。”

余德泉表示,当我们将眼光拉得更近,就能感受到楹联这朵小浪花激荡无穷的魅力,一篇篇关于优秀楹联的报道,总能引起广泛关注。此次研讨会,50余位与座专家和嘉宾代表,一同探讨湖南楹联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更是彰显了楹联背后湖湘文化的魅力。

对联创作要与新时代的社会生活相结合

湖南是一个楹联大省,更是楹联强省,明清以来,湖南对联创作者众多,出现不少对联高手,留存了许多对联。余德泉主编了一套书,名为《清代十大名家对联集》,其中有六位选的是湖南人。

余德泉一路见证《楹联里的湖南》报道栏目走来,他认为:“湖南的对联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典籍浩如烟海。基于此,《楹联里的湖南》对于张扬湖南的楹联文化很有好处,尤其由湖南日报来牵头,肯定会有持续性,这有助于推广湖南楹联文化,甚至推动全国楹联文化发展。”

余德泉进一步评价道,“楹联是中华民族的一张文化名片,《楹联里的湖南》从标题来讲,就是要用楹联来绘出湖湘文化的多姿多彩,以楹联来传播湖湘文化。”他认为,无论是系列报道,抑或是学术研讨会,对于湖南文化建设深有裨益,也让更多人得以了解湖南的发展,了解湖南的文化底蕴。

关于如何进一步传播湖南的楹联文化,推动楹联文化传承与创新,余德泉主张:“首先就是要认真学习古人的创作,从中总结出经验进行传承。至于创新,从创作来说,就是要与新时代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我们的楹联家应该深入生活,用对联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从理论研究方面来说,创新也应该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之上。此外,我们将少数民族对联、方言对联重视和发展起来,也是一种在传承基础上的拓展和创新。”

(一审:罗江龙 二审:卢小伟 三审:石伟)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