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心中种下“非遗”种子

常德打造情景式、沉浸式多元文化体验,推动“非遗”进课堂

全媒体记者 黄琼

国庆假期,常德河街热闹非凡,“非遗”含量爆表。摸一摸常德木雕、品一品常德擂茶,“撒”一幅常德麻质画,游客直呼过瘾。

古朴典雅的鸳鸯走马楼,常德丝弦、澧水船工号子、常德高腔等非遗表演精彩登台,现场座无虚席,丝弦悠扬、号子高亢,游客看得入神、听得入心。

深度体验,国潮“非遗”融入市民生活

不仅要看、要听,还要体验“非遗”。

常德河街D42号,李健鹰麻质画艺术工作室掩藏在清幽古朴小巷中。

“国庆假期,各地‘非遗’爱好者赶到河街,体验创作麻质画,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快乐。”常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艺术麻质画传承人李健鹰告诉记者。

“用麻布作‘画布’,将纯天然黄麻纤维粉末作颜料,用手指搓撒、毛笔皴擦等多种技法,把麻纤维粉末粘贴在麻布上。”一幅麻质画创作下来有几十道工序,李健鹰现场教大家创作。

麻质画有什么魅力?

“既有国画的空灵,又有油画的厚重明朗,有独特的美。”“90后”常德姑娘周文告诉记者。

李健鹰如今收了8名学徒,她说:“坚守30年,终于看到曙光,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跟着我学习麻质画技艺,我要把这项‘非遗’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承给他们。”

“将传统与现代融合,这是我创作麻质画的方向。”大学毕业后,“00后”李卓珂跟着李健鹰学习创作麻质画。她在创作中融入年轻人喜欢的时代元素,一批批麻质画文创作品在网上走俏。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擂茶习俗在常德已传承千年。鸳鸯走马楼内,新中式擂茶“擂王茶事”店铺火出圈,传统擂茶加入花瓣、牛奶、水果等,10余款可热饮也可冰饮的新中式擂茶备受年轻人喜爱,擂茶习俗非遗传承人谢元说,“希望通过这杯可带走的‘擂茶’,让更多人品味擂茶、爱上擂茶”。

“带孩子来河街,边旅游边感受传统文化,很有意义。”广东游客徐明锐说,孩子体验研磨擂茶,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常德探索“非遗+文旅”“非遗+教育”“非遗+科技”的跨界、跨域、跨业新模式,桃源刺绣、麻质画、桃源木雕等50余家非遗团队入驻常德河街,打造情景式、沉浸式多元文化体验,让国潮“非遗”融入市民、游客日常生活。

“非遗”走进课堂,传统文化根植年轻血脉

“大西门那个小西门,湘西那个门户门中门……”

10月9日,记者走进武陵区北正街小学常德丝弦课堂。

常德丝弦,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常德的一张名片。

随着老一辈丝弦艺人相继离世,年轻一辈对常德丝弦缺乏了解和系统性学习,常德丝弦一度濒临失传,如何让孩子们系统学习并爱上常德丝弦?

让“非遗”走进课堂,将常德丝弦与儿童、童谣等结合。

在常德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文化等多部门推动下,北正街小学发掘地方文化特色,联合本土老一辈曲艺家,创编常德丝弦校本课程《小学生学唱常德丝弦》,免费发放至全市中小学校,组织学生传唱。

“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几首常德丝弦,以后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哼起丝弦,就会想到自己的家乡。”北正街小学音乐教师曾敏告诉记者,每个班级每周安排一节丝弦音乐课,通过6年的丝弦学习,希望孩子们都会唱常德丝弦。

今年“六一”,该校将常德丝弦演绎的课本剧《陶罐与铁罐》,搬上全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孩子们生动传神的表演,让全省中小学生领略常德丝弦的独特魅力。

从2007年起,常德在多所中小学校开办少儿丝弦弹唱班、成立曲艺社团等,培养一大批常德丝弦小受众和小小传唱人。

常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涵盖16个门类200多个品种。为解决非遗传承人年龄断层、濒临失传等问题,常德采取与职业院校联合办班、定向培养的模式,培养有潜力的“非遗”传承人。

2020年7月起,澧县与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澧县荆河戏传承人培训班,学员利用假期在澧县荆河剧院参加腿功、毯功、身段、把子、唱腔等专项训练,参与折子戏排练,多次参与院团惠民演出。

为了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常德出台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举措,每年在“非遗”传承保护方面的财政投入达600多万元。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汉剧高腔、荆河戏等5个专业院团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

“‘非遗’正在成为年轻人感受常德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媒介。”常德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青少年心中种下“非遗”种子,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年轻血脉,以更年轻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

(一审:龙晓龙 二审:卢小伟 三审:鲁红)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