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龙文泱 摄影记者 郭立亮 通讯员 刘杰 李叶
“汉服如何走进大众生活?”演讲一开始,东华大学汉服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子田就抛出了这个问题。
10月22日,“潇湘锦绣-汉服共创计划”启动仪式暨教育活动在湖南博物院举行。来自文博机构的专家学者、汉服的资深研究者、设计界的前沿创意精英汇聚一堂,探讨汉服普及的现状、普及及破解之路。
汉服首先是服装
近年来,随着人们文化自信增强,汉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生活中。不过,放在广泛的生活场景中,汉服的使用场景和人群相对较为小众。
在探究汉服如何走入日常生活的演讲中,杨子田为活动现场的专家学者及观众介绍了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汉服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研究报告》中,对中国汉服消费者的基本画像分析。报告显示,汉服消费者中,女性用户居多(占比70.2%)、多持本科学历(本科学历消费者占比59.5%)、一二线城市用户居多(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消费者占59.2%、二线城市消费者占比26%)、超八成消费者月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元。
每个城市对汉服形制也有不同的偏好,这与城市文化背景有强关联性。如唐代文化深厚的西安,消费者更喜爱唐制汉服。在南京宋制汉服消费规模远高于明制和唐制,北京的明制汉服销量则更胜一筹。
在日常穿着汉服消费者约占30.6%,其余的穿着场景均为汉服活动、艺术拍摄、传统节日、旅游观光、舞台表演、婚庆典礼。而消费者不购买汉服考虑较多的因素是不实用、影响出行和穿着过程较为烦琐。
结合调研报告和多年来的观察结果,杨子田提出汉服走进生活问题的解决路径:设计制作汉服首要考虑汉服的服装属性,考虑人体本身的形态及需求、人所处的环境,关键问题是解决现代汉服的功能与时尚需求。
“博物馆+设计师”,汉服共创探新路
此次湖南博物院推出的“潇湘锦绣-汉服共创计划”正是让汉服走入生活的一次探索。
湖南博物院院长段晓明介绍,“潇湘锦绣-汉服共创计划”将集结全国优秀的汉服原创设计力量,深入挖掘马王堆汉墓所蕴藏的汉服文化内涵与价值,推动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让博物馆更好融入当代生活。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服装,是汉服设计的宝库。”在启动仪式上,参与了2024年总台春晚节目《年锦》造型设计的资深妆造设计师张婷介绍了其运用文物元素设计的作品。其中,《国家宝藏第四季》为西汉刘贺这一角色设计的服装,参考了马王堆汉墓出土服装的形制,在色彩艳丽的外加上了质地轻薄的单层罩衣,为华丽的服装增添了朦胧之美。
启动仪式上,湖南博物院向“潇湘锦绣-汉服共创计划”参与计划的合作设计师进行了授牌。
据悉,该活动将于11月举行路演,展示设计作品,举办传统汉服文化沙龙,进行汉服、饰品和周边品鉴。12月举行新品发布盛典、年度汉服大秀、发布原创汉服及配饰新品。
责编:龙文泱
一审:龙文泱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