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圣黄自元》:一出花鼓戏,一幅风俗画

2021-03-05 10:39:39 [编辑:王一辰]
字体:【



于建初

大型梅山风俗花鼓戏《字圣黄自元》,正在文艺界热络相传。好评条条,赞声一片。这个戏的导演是王建军。

王建军,自幼进益阳湘剧团和花鼓剧团翻跟斗学武生。上世纪80年代,他到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进修。回来之时,地方戏剧正走向萧条,他只好走向歌舞厅表演江湖……春去秋来,地方戏曲忽地又暖过来!他踏上回归之路,重操导演活,再现益阳花鼓之江湖。首先小试,排小节目参加花鼓比赛,他导演的《望郎花鼓》获金奖;全省欢乐潇湘汇演,他的《兰溪山歌》获一等奖;他的《迎亲路上》,获全省特等奖。接着不断排古装花鼓戏,再接着就来导演创作剧目。一开始是小戏《字圣黄自元》;接着是大戏《红军将领张子清》《字圣黄自元》。这一次,“黄自元”又成功啦!

一个好题材

湖南安化县出了一个人物:清代大书法家黄自元。如何把一个书法人搞成一个戏剧?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剧作家曾少祥和安化县本土学者赵建华合作,首先写成电影剧本,后来改成小戏。小戏由王建军导演,参加湖南省第六届艺术节,获得好评。接着王建军又改成大戏。

这个大戏写的是一个小趣事:安化东坪街上有一个开杂货铺的,一个打铁的,一个杀猪的,三个下里巴人却都酷爱写毛笔字,被称为“东坪街上三支笔”。三人共同敬佩的人就是黄自元。这天黄自元来到这杂货铺中,三个“粉丝”面对偶像却不知,于是就闹出点喜剧笑话来……

王建军说:这个戏主题是传统文化传承,题材抓对了,就有了成功的基础啊!

一点小事儿

没有激烈冲突,没有曲折故事。但却有一个独特的“事”:黄自元夫妇来到这个杂货铺,就碰到了三个粉丝三支笔。误会解除,皆大欢喜。于是就请黄自元夫妇喝黑茶,大家就要求黄自元讲一讲当年在皇宫写神道碑的盛事……讲完皇宫事,在安化民谣中,黄自元夫妇挥手告别众人。

就这么点儿事。还是打破时空,是回忆中的回忆。王建军看准并抓住了这点事,把这点事的节奏、形态、轮廓给清清晰晰、有条不紊、从从容容表现出来,就像在油灯下在火塘边,王先生给众人说故事,不哗众取宠却又使人听得有兴致,能够入味。王导抓住了“事”又很巧妙地诠释了这个事。“戏剧是结构艺术”,他抓住了这个独特结构。

一幅风俗画

作为导演,王建军深知:这是在舞台上,观众需要视觉满足。拿什么东西给观众看?王建军给观众看的是——一幅风俗画。于是在舞台上就出现:梅山蛮舞、东坪景象、迎客打擂茶、回忆幼年、爷爷教孙、自元恋爱、龙塘观山、刘翁妈救人、张五郎显灵……

这个戏,不用悬念抓人。一段巧妙的歌颂,一段很独特的“排排坐呷果果”。情景再现中的皇宫写字,站在皇宫望安化。梅山蛮舞,日照梅山曲,安化呷货,安化群舞打擂茶……人生况味一段唱。黄自元教孙写字,雨中爷孙看茶山,崭新气派毛笔舞,梅山文化张五郎,梅山文化打山歌……古今穿越,现代小学生舞动毛笔向着黄自元而致敬,中国书法传娃娃……

为了营造亮点,王建军运用了戏曲的一桌两椅手法,又结合进了话剧手法。很好地使舞美和灯光是这个戏的一大亮点,令整个舞台上绽放出来一种诗情画意。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