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三求”让校园生机勃勃——石门县推动“双减”落实纪实

2021-11-10 09:51:18 [责编:唐卓婧]
字体:【

覃业彦 杜方林 李书协

蓝天白云,彩旗飘飘,鼓乐阵阵,呐喊声声……10月25日上午8时整,石门县四完小校园内热闹非凡,2600余名师生共同演绎的体育艺术节活动正式启幕。为期4天,精彩纷呈的田径竞技、艺术表演、科普展演……孩子们嗨翻了天。这是该校也是该县强力落实“双减”政策带来的新景象。

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同时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消除学科类校外培训中的各种乱象。

减轻了学生作业负担,教学质量会不会下滑?不仅部分校长和老师有这样的担心,家长和社会也感到焦虑。开学将近两个月,石门县以“减负增效,减负提质”为导向,因校施策,“课堂求效”“课间求乐”“课后求特”。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减负会导致教学质量下滑”的担忧渐渐销匿,更扛起了“五育并举”的全面育人大旗。

课堂求效:“主食供应得当”让学生“吃饱吃好”

“课堂是教学主阵地,也是落实‘双减’的主战场。”在全县落实“双减”工作第一次校长会上,校长们一致认为,课堂上学生学会学好、真正消化了,学生作业负担就没有减不下来的理由,“课堂效益加码”是落实“双减”的“硬”道理。

于是,一股“向课堂要质量”的强劲东风吹遍了石门县每一所中小学校园。各校把“高效课堂”作为落实“双减”的重要突破口,健全教学管理模式,优化教学方式,向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有效作业“三个有效”要课堂教学质量,以实现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推门”听课是教研的“老办法”,楚江街道中心学校却抓出了“新效果”。学校建立了中心学校领导、学校行政人员、教师层层“推门”听课的长效机制,采取随机进班、随堂听课的方式,规定学校管理人员必须带头每周进班级随堂听课不得少于2次。

“中心学校校长于里平带领行政管理层‘推门’听课,现场‘把脉’‘开方’,倒逼学校照单整改,效果很好。”楚江街道中心学校业务副校长唐鸿介绍,“推门听课”后,听课的行政人员与执教教师、听课教师面对面交流,不仅提出中肯的意见,更有切实的分析,大到课堂的整体架构和设计思路,小到某个知识点的具体讲解。教师们也踊跃发言,受益匪浅。

全面开课是“双减”落地的“硬要求”。“落实体育课,我们改变以前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兼任的做法,安排了两名教师专职教体育。落实音乐课,我们将每年的庆“六一”和庆元旦活动,各班演唱本期所学音乐教材上的5首歌曲作为固定的节目内容……”闫家溶完小校长匡朗先谈如何全面开课的做法让人觉得朴实有效。

提升作业质量是减轻作业量的“最关键”。石门县在学生作业“控量保质”上有“狠招”也有“妙招”,县教研室分学科成立课堂作业指导组,各学校把学生作业作为校本教研重点,开展作业设计与提质的研究,加强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培训,定期组织开展作业设计展示、交流、评比活动。石门三中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分学科、按单元进行作业周设计,要求作业设计在“育人价值、问题诊断、习惯养成、思维锻炼、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上下功夫,开展教师作业设计大赛,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作业设计能力。学校督导室电话随机询问家长和行政跟班检查了解课外作业布置和落实情况,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直接与《教学责任事故处理办法》挂钩。楚江街道中心学校在国庆、中秋、重阳等重大法定节日和传统节日,精心设计各学段的社会实践作业,指导学生在节假日开展实践活动,既娱乐身心又丰富社会阅历,家长们在班级微信群内纷纷点赞。

教学研究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旺火炉”。石门一完小通过“四类教研课”促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四类教研课”即高级教师上示范课、中青年教师上比武课、新进教师上汇报课、网络联校“云”送课,堂堂教研课都必须备、教、评、改反复几轮“打磨”才能“出得客”。“每上一堂教研课都要出几身麻麻汗。但效果很好,这样能‘逼’自己的课不断上档次。”青年教师覃娟这样感言。

学生家长游伟也深有感触地说:“小孩以前在外面报了语、数、英三个学科的培训班,周末安排得满满当当,加上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常常写到夜深。双减文件下来了,培训班我们也停了,孩子压力小了情绪好了,课堂上就学会学好了,成绩也提高了。看来‘老黄牛碾麻’式的学习方法还真不可取。”

课间求乐: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开心愉悦

“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需要课内课外兼管兼治。把课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间开心快乐。”县教育局副局长周常元在全县校长例会上强调。

石门县以落实“大课间”活动为抓手,以点带面,活跃展开文体艺活动,让学生在课间真正身心愉悦、乐在其中。

10月22日,走进石门四完小。伴随上午第二节下课铃声,该校近2600名师生从各班教室有秩序地正步跑入运动场、篮球场、足球场……精彩大课间开始了,先后有跑操、韵律操、喜剧操、礼仪操、自由运动五个环节。自由运动环节,足球穿飞、跳绳划弧、毽子起舞……

“短短30分钟,学校匠心设计、安排和操练,把学校一日行为规范、文明礼仪要素、传统文化经典融入师生喜爱的传统运动、传统游戏和韵律游戏中,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身心,还传承了文化,培养了文体技能。每天的大课间,校园里热闹非凡,孩子们非常快乐。”校长刘玉红高兴地说。

打开县教育局体卫艺室的办公电脑,各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展演视频真是让人愉悦又惊叹:石门一完小大课间2500余名师生集体展演的5分钟小皮筋操,“走进”了湖南教育新闻网《小课堂,大课间》栏目;石门三完小师生的啦啦操、摆手舞、竹竿舞等活动吸引了围墙外的行人驻足观赏;罗坪乡中心学校将九子鞭、腰鼓、土家山歌等民俗文化纳入大课间活动,受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关注……这些特色各异的“大课间活动”,融健身、娱乐、怡情、观赏等多重功能于一体,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从幼儿园到高中,石门还创新开展了“每周一歌”活动,不仅音乐课上,课间也让歌声飞扬校园。学生们通过唱歌了解中外文化,学习经典名曲。读书12年,学500首歌,不仅缓释疲劳,更提升气质,增强自信,终身受益。

“孩子们拥有更多的时间,阳光课间也不喊累了。”县教育局副局长盛忠华表示,县教育局每年举办一次全县田径运动会、篮球和乒乓球运动会、“大课间”展演比赛,制定监督机制督促学校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保障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禁止教师挤占课间时间和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时间,并将挤占行为纳入师德考核“问题清单”。

课后求特:“一校一品”让学生长袖善舞

为实现“减负增效,减负提质”,石门将课后服务打造成“五育并举”的新阵地,县教育局要求“每名学生必须掌握一门终身受益的艺术技能和体育特长”,并全县全覆盖。各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将家长的“操心事”变成了“暖心事”。

“校园足球”已成为石门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最令人振奋而自豪的是,石门五完小的“校园足球”曾闪耀央视荧屏。央视新闻频道(CCTV-13)《24小时》栏目曾于2020年9月25日以《石门五小足球队走出大山赛出成绩》为题,报道了这所山城小学的足球奇迹,视频长达9分钟!

时间闪回2015年,石门县启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创建,石门五完小率先组建“校园足球队”。校园足球队刚组建时,没有像样的足球场,家长、老师和孩子都顾虑重重,担心踢球影响成绩,怕承受不了高强度训练……

“班级有足球队,年级成立足球梯队,班级足球联赛与评先评优挂钩!”石门五完小校长柳清玮下决心要把“校园足球”办成校园特色。

于是,每天下午4时,伴着下课的音乐声,石门五完小的田径场上热闹起来,热爱足球的孩子们开始了日常训练。每天早晚,足球场上也哨声不止,足球飞舞。

王奕博是石门五完小校园足球队中年龄最小、个子最小的,还是足球队的队长,踢球已有4年,偶像是梅西,梦想加入中国国家队。去年9月13日,王奕博到北京参加了中国足球小将选拔,从全国32名小选手中脱颖而出,正式入选“中国足球小将”U9梯队,成为了全省唯一入选中国足球小将的队员。

很难想象,这样驰骋赛场的王奕博,曾经常常因为自己个子小而感到害羞。“就他一个人个子小一点,别人有时候就嘲笑他。开始踢球之后,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比他们有优势,他就会很自信,然后把自信带到学习里面,成绩也很令人满意。”王奕博的妈妈阳菊对孩子参加足球队后的蝶变十分欣慰。

“如今,我们的校园足球队员已由40人发展到了200多人。2019年,校足球队参加第三届中国足球小将冠军挑战赛获U9组季军、‘皖美杯’全国邀请赛获U10组亚军……”柳清玮谈到校园足球自豪不已。目前,石门已有7所学校创建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今年“双减”文件下发后,石门县把“五育并举”融入课后服务,让学生各展所长,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各中小学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推进素质教育的劲头更足,“一校一品”魅力尽显——

石门四完小将阅读融入到课堂内外,通过阅读空间在“课改”中拓展、整书阅读在“漂流”中实现、海量阅读在“过级”中升级,让阅读之风吹进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悦”读越“深”。

太平镇中心学校开展诗词进校园、进课堂,组织“百童千诗诵中华”活动,逐年结集出版《百童千诗诵中华》15辑,受到了中央文明办、中国关工委的高度肯定。

壶瓶山镇中心学校凭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势开展“观鸟活动”,共举办活动40次,观察记录180种鸟类,其中13种鸟类是首次在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发现。

罗坪乡中心学校利用10亩“开心农场”,在劳动课时间、课后服务和课余时间,组织师生在班级的“一亩三分地”上根据时节种植黄瓜、南瓜、马铃薯、白菜、萝卜等瓜果蔬菜,开展劳动社会实践,亲身体验耕种,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还有夹山镇中心学校将传承“家风家训家教”融入课后服务的德育主题活动、石门四中的“智慧校园”、二完小的“书礼校园”、罗坪乡中心学校民俗文化进校园……各校素质教育呈现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强调,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实践证明,‘五育并举’是落实‘双减’政策实实在在的着力点。”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世辉自信而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