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特约评论员 王红彦
取消行程卡“星号”标记不仅是摘掉通信行程卡上的“星”,还要摘掉各地疫情防控措施上的“星”,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出行出游提供保障,为旅游业加快复苏振兴增添活力。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支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广大用户出行,6月29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这一重磅消息一经发出,迅速登上热搜榜首,持续引发旅游业界热议。业界普遍认为,这是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趋稳向好的标志,将对旅游市场复苏振兴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事实上,在全国行程卡“摘星”的前一天,国务院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两者从政策和措施层面同向而行、有效统合。“摘星”绝非是摘下一个小标记,而是算了一笔综合账。通信行程卡“摘星”是对当前世情、国情、社情、民情、疫情综合研判作出的有效策略,既贯彻了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又体现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定信心与坚强能力,也标志着疫情精准防控、科学防控按照“全国一盘”的思路进入新阶段。
当前恰逢暑期旅游旺季,“摘星”之举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出游之需。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向好,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恢复跨省团队游省份进一步增多,人民群众出游需求与日俱增,“摘星”让人民群众的出游意愿更加高涨。“摘星”消息发布后,相关网站平台数据显示,旅游产品搜索量暴增。携程平台上多个热门旅行目的地搜索量增长超300%;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酒店搜索量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220%;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机票搜索量在30分钟内上升60%。
翻番式激增的搜索量,预示着今年暑期出游高峰或将到来,压抑许久的大众出游需求有望得到有效释放。“摘星”虽然对人们出行出游的限制性要求进行“松绑”,但并不等于完全自由流动。近日,江苏、安徽、浙江等多地发生本土疫情,我国疫情防控压力依然很大,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不能太过乐观。
“摘星”不是目的,实现更科学更精准的常态化疫情防控、促进旅游业复苏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才是目标。面对党中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明确要求、人民群众出行出游的旺盛需求、旅游市场主体恢复发展的强烈诉求和暑期旅游旺季,全行业既不能过度防控猛踩刹车,也不能放松防控猛踩油门,而是要着力找到统筹推进科学精准防控和旅游行业复苏振兴的平衡点。
首先,要实现全国一个规则。“摘星”对旅游业的利好不言而喻,必将极大提振行业信心和市场信心。其推动和促进作用能否得到积极发挥,关键还取决于各地防控政策调整、相关配套措施出台及具体执行情况。既然“摘星”是国家层面统一的“规定动作”,希望从国家层面加大对各地贯彻落实这一政策的指导和检查督导力度,防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坚决叫停自行标记、跟踪、限制等翻新手段、变种模式或替代方案,大力整改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问题,真正实现全国一个规则、一把尺子。
其次,要科学精准防控疫情。坚持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是落实第九版疫情防控方案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旅游市场复苏振兴的重要前提。疫情一旦出现反复,旅游市场恢复就会受到影响。全行业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针对疫情防控新形势、人们出游新需求和暑期旅游市场新特点,进一步压实压紧各方责任,落实落细各项措施,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最后,要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发生以来,人们的旅游需求方式、出行模式和旅游体验方式悄然发生变化。全行业要以市场变化为导向,抓住“摘星”时机和暑期旅游消费旺季,推动旅游业加快复苏。要积极发展本地游、周边游、生态游、休闲游,特别是近期火爆的自驾游、露营游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出针对高考、中考毕业生和中小学生的精品小团、户外旅游、研学旅性和亲子游。充分整合机票、酒店、景区门票等旅游要素资源,加大旅游惠民力度,推动释放市场需求和旅游消费回暖。
总之,取消行程卡“星号”标记不仅是摘掉通信行程卡上的星,还要摘掉各地疫情防控措施上的“星”,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出行、出游提供保障,为旅游业加快复苏振兴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