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游恢复为契机 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2022-07-14 10:51:28 [来源:中国旅游报] [责编:唐卓婧]
字体:【

作者:特约评论员 马振涛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是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的题中之义。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没有变,旅游业重要地位没有变,旅游业长期向好的总体态势没有变,并且有趋强的态势。

近日,旅游业复工复产、旅游消费加速恢复等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不断。不少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得益于跨省旅游恢复及系列优惠政策措施,旅游专列和包机出行火爆,部分热门航线机票一票难求;一些酒店预订量已超过往年同期;尤其是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取消后,网络订票平台票务搜索量呈现直线上升之势;部分景点重现游人如织景象……种种现象表明,旅游业正逐渐恢复蓬勃生机,坚守下来的旅游人信心愈加坚定。

旅游消费的恢复来之不易,这个时刻,既要持续为行业松绑打气,为未来发展“鼓与呼”,更要保持冷静理性,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旅游业恢复工作的基础上,不要偏离行业初心,不能因为“想尽快把失去的赚回来”而降低服务品质,甚至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损害行业声誉。在促进旅游消费恢复过程中,旅游业要坚持健康、积极的价值导向,走在前、做表率,真正体现行业责任和担当。对此,笔者有以下看法:

一是坚定发展信心。疫情全面影响了入境、出境和国内三大旅游市场,波及旅行社、在线旅行商、酒店、民宿、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旅游车船等业态,涉及2850万直接从业人员。因此,对于现在的旅游业来说,信心比黄金还珍贵。

一方面,要相信疫情虽然影响了行业的运作模式,但没有改变行业向好的发展趋势。受疫情冲击,旅游行业全面承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大量中小企业苦苦支撑亏损严重。但越是这种情况,越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旅游业发展形势。要深刻认识到,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是绿色产业,是扩大内需、解决就业的重要行业。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是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的题中之义。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没有变,旅游业重要地位没有变,旅游业长期向好的总体态势没有变,并且有趋强的态势。

另一方面,要明确经历了多轮疫情冲击,旅游信心的恢复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各地、各方的共同推进。在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前提下,要加快各类助企纾困政策的落实落地,稳定暑期旅游市场乃至下半年市场供给端,重振旅游从业者的信心,为行业复苏积蓄动能。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引导旅游消费,在社会层面掀起新一轮促消费热潮,重新激活人民群众被疫情压抑的消费热情。要不断完善政策举措,如通过发放文旅消费劵、举办消费季活动等多种补贴方式拉动消费,协调支持包机、专列等点对点旅游出行方式,加大对旅游行业复工复产和市场恢复的支持。

二是明确政策预期。相比扶持或优惠政策,对旅游业发展来说,明确疫情防控预期更为重要。当前,跨省旅游“熔断”机制的实施范围由省一级缩小到了县(市、区、旗)、直辖市的区(县)一级,为今年暑期旅游市场恢复提供了直接政策支持。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取消是疫情防控科学化、精准化的具体体现,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出游热情。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仍需坚持,但措施要更加精准、精细,避免“一刀切”。恢复旅游经济要统一政策标准,严格落实执行,尤其是针对暑期旅游,要明确中小学生出游政策,让人们出游有更加明确的预期,确保行业运行不受大的影响,旅游消费向好的趋势不会再度中断,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

三是有序引导旅游业恢复。疫情影响下,旅游业加速由观光游向深度体验、休闲游转型,被压抑的旅游消费需求在次数减少的情况下,呈现追求高品质的新特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人均每次旅游消费899.28元,同比增长16.2%,整体来看,人们的旅游消费质量在提档升级。疫情冲击下旅游业的结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长期发展趋势。要顺应行业变革要求,主动调整结构,创新推动全域旅游,促进红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工业旅游、旅游演艺等健康发展,在供给侧做到未雨绸缪,在需求井喷时保证产品供给。

同时,要引导行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决摒弃以购物为导向的“低价团”“零负团费”等行为,坚决杜绝急功近利、扰乱市场的行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消费的有序引导,注重品质提升、业态整合,不断破除行业痼疾和发展局限,通过多元发展、跨界融合、拓展产业链、提供增值服务等手段,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