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长沙老街镇⑨丨岳麓区白沙液街:酒香犹在,亭影不孤

2022-07-15 17:36:01 [责编:唐卓婧]
字体:【

全媒体记者 金慧 实习生 杜立 肖睿洋 通讯员 黄琼 王梓婷婷 傅惠

直到今天,还有远方游客专程来寻觅白沙液酒。

在苍苍麓山之下,红色溁湾之畔,穿过古韵十足的街头,几度问路,仔细寻觅,直至白沙液街深处,终见到一个极为朴素的门店——白沙液酒体验店。

一脚刚踏入小店,老板便十分热情地招呼“美女,尝杯酒不?”

于是在酒香之中,我们品出了白沙液街的前世今生。

出身小巷,却书写中国白酒的传奇

故事回到1952年,长沙酒厂搬至岳麓区白沙液街,三栋独立的砖墙构造厂房,便是酿酒的车间。

这里生产的白酒,取白沙古井之水酿制,属兼香型大曲酒,入口醇正柔和,后味回甜,以葫芦形白瓷瓶装纳。每到酿酒日,酒气氤氲,香飘十里,整条街都沉醉在酒香之中。

这本不足为奇,直至20世纪70年代,白沙液突然声名鹊起。从当地居民的口口相传中,记者听到了这样的故事:

1974年,毛主席到湖南考察。适逢毛主席生日,当地干部代表家乡人民敬上一杯湖南的好酒,毛主席品尝后回味无穷,于是问起酒的由来。

“这是长沙酒厂酿的酒,未有酒名。”

“既是取自白沙古井之水,酒质味道都不错,不如就叫‘白沙液’。”

从此白沙液的销量水涨船高。经常有市民拿着酒壶排长队买酒,7毛5分钱一斤的白沙高粱酒,一买就是一壶,5斤重。街上甚至还发展了周边产业,专门有手艺人为未带酒壶的市民扎酒瓶、扎纸包子。

白沙液酒厂一路高歌猛进,1993年,上过国宴、馈赠过国际友人的白沙液酒,市场已覆盖全国,远销日本、菲律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获得了“湖南省白酒大中型企业利税百强企业”荣誉称号,在1994年香港国际名酒博览会上获特别金奖、慕尼黑国际酒类博览会金奖,在风云际会的中国白酒市场上书写了一段难以复制的传奇。

而后,随着用水量的增加,酒厂几次搬迁,如今在宁乡金洲镇持续生产,成为老长沙人们心中的“白月光”。白沙液街上唯独留下这个10多平米的小店面,成为许多人寻古追踪的寄托。据了解,每年通过该门店至少能销售200万多元白沙液酒,生动诠释了“酒香不怕巷子深”。

从历史走来,却展现了时代新精彩

一条承载着记忆的老街,一定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

作为长沙市岳麓区唯一一条历史老街,盛夏时节,白沙液街游客不多,牵着宠物的小女孩,推着婴儿车的娭毑,还有正在招呼客人的老板娘,烟火气十足。

穿过白沙液街历史步道往东,古樟、古井、老屋……远去的记忆和着街巷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历史步道上那面仿古墙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墙上描绘了白沙液街所有重要的历史元素:汽车西站、老街铺、陶公坊等。溁湾镇社区书记孙红艳告诉记者,以前,这条老街上商铺林立,有枯饼粮行、染坊、纺织厂、糟坊、酒家茶馆、百货布匹号、药房以及廖庆祥面馆等,十分繁荣。

明朝中期,不仅在此建了溁湾桥,在溁湾桥西还建起了一座关圣庙,直到民国时期,关圣庙还存在。

狭长的街道,繁多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让人沉醉的酒香萦绕,组成了曾经的白沙液街的繁华。

时间是老街的挚友,时间也是老街的敌人。不断叠加的岁月塑造了白沙液街浓厚的市井气息与人文积淀,但同样为老街刻上了斑驳的皱纹。2016年,白沙液街启动征拆及有机更新,白沙液街从此踏上了二次蝶变之路。

老街上存有的百年老屋、古井、古樟以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防空洞,都在有机更新的节点景观建设上重现光彩:古樟台以古樟树为中心,打造成结合城市小品集环境艺术为一体的市民休闲广场;白沙液井借白沙液酒故事、酒文化,打造“记得住乡愁”的公共活动场所;防空洞加固优化改造,建设成承载历史记忆的文化展示长廊……

“环境好多了,街面也更整洁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58岁的陈倩平是长沙毛纺织厂退休员工,在白沙液街生活了半辈子,见证了老街的变化与发展,她深爱着这条老街,并主动投入到志愿活动中,为更美更和谐的社区贡献者一己之力。

“白沙液街有丰富的红色底蕴、文化底蕴、人文底蕴,凭借这些优势资源,我们将加强老街招商引资,让百年老街破茧重生。”望月湖街道工委书记周云表示,目前岳麓区正在组织设计大赛,为老街改造后的二十座房子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汇聚全球智力,共同助力老街逆生长。

千百年前,白居易一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道出了生活的怡然自得;千百年后,愿后人仍能守住白沙液的古韵,还能拥有一份豁达洒脱,再聚古樟台,再饮一杯酒。

历史的风从百年前的溁湾路吹过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刮得更加遒劲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