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访古:船山故里看文旅

2023-02-09 16:43:00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唐卓婧]
字体:【

魏颖

在湖南,有不少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湘潭韶山冲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湘阴柳庄是旷世奇才左宗棠出山前的蓄精养锐之地;双峰县荷叶镇是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的老家;湘西凤凰县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乡……由于这些地方哺育了闻名遐迩、叱咤风云,甚至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人物,因此成为观光、考察的文化旅游胜地。除了这些人杰地灵地方,在湖南还有一处著名思想家的摇篮,它在衡阳。

来到衡阳,从回雁峰到石鼓书院,从船山大桥、船山公园到船山书院,再到湘西草堂,处处都能看到纪念王船山的踪迹。王船山(1619-1692),本名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因其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逝世前写下绝笔之作《船山记》,以船山顽石自比,后人广以“船山”称之。王船山生活在改朝换代之际,终其一生誓不降清,不事新朝,不仅以其耿介不阿的民族气节光耀千古,更以其寻求华夏文明复兴的学术思想遗泽后世,成为一代知识分子遭逢乱世,却能安身立命、成就经天纬地之业的典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寻绎大师的遗踪,叩问大师的思想,成为我们衡阳之行的主题。

一、走进回雁峰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农历九月初一,王船山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回雁峰下的王衙坪。回雁峰的外形像一只凌空欲飞的大雁,自古以来,衡阳因此峰而享有“雁城”的雅号。此峰又称“南岳第一峰”,当我们登上回雁峰顶,却不禁对它的高度有点失望,其海拔只有90多米,同“南岳第一峰”的称号似乎很不匹配。不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回雁峰是南岳七十二峰从南到北的首峰,又是王船山出生的地方。

从峰顶的雁峰寺迤逦而下,就来到王船山的出生地纪念馆。纪念馆坐落于回雁峰半山腰,是青砖黛瓦的仿明清建筑。据讲解员介绍,王船山家族的祖籍在江苏高邮之打渔村,因军功起家,有案可考的第一代先祖王仲一是跟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第二代先祖明威将军都尉公王成追随朱棣南下,为朱棣夺取皇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升衡州卫府同知”,明永乐年初,这一脉王氏家族定居于衡阳。王船山祖上前六代都是世袭武职,自高祖王宁开始转武从文,以诗礼传家,至王船山父亲王朝聘这一代儒学渊源已积累达四世之久。王朝聘少年时师从大儒伍定相,得周敦颐、二程正传,后又问道于邹泗山,满腹经纶,却韬光退处。王船山自幼颖悟过人,4岁伴长兄王介之读书;7岁读完十三经;14岁中秀才;20岁北上长沙,到岳麓书院求学,参加“行社”;21岁与友人组织“匡社”;24岁与长兄一同中举。

王船山本可以在科举道路上一路前行,光耀门楣,然而家国剧变阻断了王船山的科举之路。1642年冬,王船山赴京参加会试,当时李自成农民军已席卷河南,攻克湖北襄阳;张献忠农民军也正横扫长江中下游,大江南北已是狼烟四起,兵火遍地,王船山迫不得已放弃考试返乡。1644年1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紫禁城后的煤山,同年四月,满清入关,李自成兵败而逃,明亡清兴,史称“甲申之变”。王船山惊闻此变,作《悲愤诗》一百首,立志反清复明。

1648年,王船山与夏汝弼等人在衡阳发动武装起义,阻击清军南下,失败后继续追寻南明朝廷,至肇庆投奔永历帝。后因弹劾王化澄等弄权乱国,王船山身陷囹圄,获救后,投奔桂林,依循留守大学士瞿式耜继续抗清,桂林陷没,瞿式耜殉难,为避清廷通缉,王船山过上了“栖伏林谷,随地托迹”的流亡生活,辗转湘西、湘南,变姓名改衣冠为瑶人,借居于瑶人村寨、荒岩破庙之中,为了生存甚至食草果腹。流亡期间,王船山已知晓抗清复明希望渺茫,开始转移精力于读书著述、授徒讲学。尽管国难无解,王船山也不敢以隐遁自安,始终坚守父亲的遗嘱,“虽死不辱,绝不剃发。”

一面听讲解员介绍王船山颠沛、崎岖的生平,一面参观王船山出生地纪念馆。在这里,我看到了《船山全书》以及后人研究王船山的书籍,特别令我感慨的是在玻璃橱窗中陈列的一双陈旧的木屐和一柄年代久远的油纸伞。据史料记载,明亡后,王船山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是打一把油纸伞或戴一顶斗笠,穿一双木屐出门,表明自己“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踩清朝地”的心志。并且,王船山始终没有遵循清廷法制剃发,73岁完发以终,其身上的穿戴依然是大明的衣冠。

出了纪念馆,就是此君轩。“此君”即是竹子的意思,轩前有一座王船山的塑像,只见船山先生捻须而坐,神态放达,目光高远。此君轩的周围翠竹挺拔,其护栏也雕刻为竹竿的形状,象征了王船山宁折不弯的民族气节。在此君轩的墙壁上,刻有王船山的《摸鱼儿·潇湘小八景词》,其中“雁峰烟雨”写的正是回雁峰的景致:

插青天、俯临图画,一壁翠光欲滴。

炎风吹断阳禽影,认得孤峰回翼。

如相识。

记寒声、萧萧咽尽霜华夕。

望中何极。

尽帘压千丝,窗飞一缕,垂幕笼轻碧。

回首处,犹记当时踪迹。

危亭斜倚南陌。

满城春滑笙歌腻,消尽银缸夜色。

君莫惜。

君不见、黄沙汉使无消息。

秦关坐隔。

听沙岸残更,野塘晓阵,总似三生笛。

伫立在此君轩吟诵此词,遥想船山先生青衫飘飘,茕茕孑立于回雁峰顶,俯瞰衡阳城,当时的衡阳城炎风习习,绿色葱茏,风景如画。词中的“孤峰回翼”暗含了回雁峰的山形恰似一只孤独的鸿雁欲展翅腾空飞翔,词人由此联想到寒秋雁来,千丝细雨,危亭斜倚,让人流连。接下来,以乐景写哀,通过“满城春滑笙歌腻”反衬词人内心的孤独;“黄沙汉使无消息”,则借用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的典故寄托词人的孤愤之情:词人一方面深知南明王朝大势已去,谁也无法力挽狂澜,就如大雁离去一样是人力无法改变的事情;另一方面词人依然选择矢志不渝地坚守自己的民族气节,哪怕这种坚守是心心念念又无能为力的绝望!

除了王船山的《雁峰烟雨》,历代文人迁客歌咏回雁峰的诗词不胜枚举,如杜甫有诗云“万里衡阳雁,今年双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柳宗元曾赋诗“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王勃也留下了“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佳句……这些诗句与王船山的《雁峰烟雨》汇聚在一起,使回雁峰这座海拔不高的山峰闻名遐迩,而“雁峰烟雨”,或称“平沙落雁”也成为“潇湘八景”中不可缺少的一景。

二、造访湘西草堂

来衡阳之前,我有一个误解,认为王船山的出生地和归隐地都在衡阳,两者的距离应该很近。此番来到衡阳考察,才知道王船山的出生地在回雁峰,属衡阳市,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城市,如其在《雁峰烟雨》中所云“满城春滑笙歌腻”,透露了明末清初时期这里已经是花柳繁华之地;而王船山晚年归隐于湘西草堂,则在穷乡僻壤衡阳县之石船山,距离其出生地回雁峰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车程。

王船山的晚年何以不归隐于出生地回雁峰,而选择了荒僻的石船山?生逢风云变幻的乱世,王船山拒绝清政府的收拢,选择归隐山林,其内心是否也如陶渊明辞官归田一般平和冲淡,豁达从容?让王船山在动荡岁月里潜心钻研学问的动力源泉何在?带着种种困惑,我们造访了王船山晚年的故居湘西草堂。

湘西草堂坐落于衡阳县曲兰乡的石船山。石船山是山间的一块巨石,从外形上看就像一艘覆船。康熙十四年(1675)秋,王夫之在石船山前筑草庐三间,取名湘西草堂,在这里,他深居简出,著书立说、默默耕耘了17年,直至逝世。

石船山附近山清水秀,水稻葱茏,荷叶田田,一派秀丽的江南田园风光。特别令人惊喜的是,随处可见池塘、稻田上空有白鹭在展翅翱翔,还可听到黄鹂、喜鹊在树林里歌唱,不禁联想到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走进草堂院内,但见茂林修竹,绿荫如盖,院内的古枫、古柏与古樟都有三百多年树龄,相传为船山先生亲手所植。草堂前坪的地面比较潮湿,尚有青苔的痕迹,走路要格外小心,以免打滑摔伤。草堂面阔三间,中为堂屋,左为居室,右为书房,居室左侧搭建有偏檐厨房,小青瓦,白粉墙,为典型的湘西民居建筑风格。进门处有船山先生自题的“湘西草堂”横幅及楹联“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显然,楹联中的清风明月不仅仅是自然景物中的风月,而是有所象征。据讲解员介绍,王船山71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他,想赠送一些吃穿用品,王船山却托病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锦帛礼物,写下这幅“清风明月”的对联,表明自己的晚节:“清风”其实暗喻清廷,影射清王朝的怀柔政策,曾多次遣人恭请王船山出仕,王船山都一概拒绝;下联的“明月”则指明朝,含蓄表达了虽然明王朝大势已去,王船山明知复兴故国无望,其民族气节却从来没有因为个人处境的艰难而有所动摇。

迈入中堂,迎面是船山先生的画像。画像中的王船山非常清瘦,身骨却很硬朗,可以用“风骨嶙峋”来形容。画像处还有一幅对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此联原为1669年冬王夫之由败叶庐迁往观生居自题的堂联,上联表达了船山先生希望通过重建与再造中华民族经典,将华夏文明继往开来的使命感;下联中的“乞活埋”三个字让人心惊,想来王船山晚年的隐居生活并非陶渊明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淡冲和,而是作为明末遗民的含悲饮恨与铁骨铮铮!

步入书房,虽然不大,采光却不错,也非常安静,有书柜、桌椅、笔墨纸砚,还有一张七弦琴。可以想象船山先生当年伏案耕耘,休憩时也会抚弄七弦琴,让时而沉郁,时而悲怆,时而慷慨的琴声在山间悠悠回荡。正是在这间屋子,王船山将自己所读的诗书与人生经历融会贯通,其思想力、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爆发,写下了集大成的巨著《周易外传》、《读通鉴论》、《读四书大全说》、《尚书引义》、《宋论》等。王船山生前曾经叮嘱子孙藏其著作,言二百年后乃可出,今天看来,王船山的思想和学说仍具有超前性,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共同文化财富。

穿过中堂,来到了船山先生的居室,比较狭小,仅能容纳一张单人床和一张衣柜,床上的被褥、帐幔也很陈旧。居室旁边的厨房和用餐的桌椅也十分简陋,直观的反映了船山先生清贫简朴的生活。居室的墙壁上有一处文字介绍:“船山先生家贫。乡人度其难置嫁妆,未久,乡人惊诧,嫁妆盛矣!”传说船山先生的女儿出嫁,他给女儿的嫁妆是一个装有书和稿纸的红漆木箱,船山先生谆谆教导女儿:“那书里有我一生研究的学问;那稿纸上有我多年写作的结果。它会教你做一个有骨气、有出息的人,我觉得这比给你金银财宝更有价值。”女儿和乡亲们也觉得这是别具一格的丰盛嫁妆。

出了草堂,见到一丘姜园。船山先生号姜斋,据介绍其晚年曾在此种植黄姜,补贴家用。沿姜园再往上走,有一个莫急亭,莫急亭旁有一组雕塑,塑造的是船山先生摆好茶摊,免费提供给过往行人,并和蔼可亲地招呼行人暂缓莫急,坐下休息。在莫急亭旁,我和船山先生的雕塑合了个影,心想作为一个读书人,若能望其项背,与山水相伴,读书写书,种菜茗茶,也堪称人生美事。

湘西草堂虽然规模不大,不过三间茅屋,一丘姜园,一个莫急亭,却比较真实地还原了三百多年前王船山晚年清贫、高雅而又充实的隐居生活。王船山选择离城市很远的荒山野岭度过其晚年,将对物质的需要降至最低,一方面是为了坚守民族气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将自己积累的能量,如春蚕吐丝般释放出来。1692年正月初二午时,一代鸿儒溘然长逝于湘西草堂,享年73岁。遵照王船山的遗命,家人将其葬于衡阳金兰乡高节里大罗山。

从回雁峰到湘西草堂,王船山走过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一生:从少年时科场春风得意,意气方遒,到青年时受动荡时局裹挟,举兵反抗清兵南下,抗争家国命运;从壮年时流离颠沛,饱经风霜到晚年时终于安顿下来,偏居一隅,传承先圣先贤的学问与文化,直至生命的火焰逐渐黯淡、熄灭,终老林泉。

时势造英雄。江山的改朝易代,虽然给王船山的身心造成了巨大创伤,但也使他走出书斋,放志江湖,广泛接触社会现实,以及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为他日后潜心治学,关注并思考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夯实了基础。王船山一生著述约有四百余卷,千余万字,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其思想绝非闭门造车的产物,而代表了湖湘文化经世致用、忧国忧民的精神,因此成为湖湘文化枝繁叶茂的源头活水。随着“船山学”研究的深入,船山思想正逐步走向世界。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船山学”研究者,“西方有一个黑格尔,东方有一个王船山”(毛泽东语)将越来越被世界文明之林所接受、认同。(作者系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一审:艾筠

二审:徐德荣

三审:李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