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博物院手语导览服务上线 汪涵:让更多残障人士享有这份骄傲和荣誉

2024-05-17 16:54:00 [责编:唐卓婧]
字体:【

华声在线5月16日讯(记者 刘玉锋 通讯员 李叶 实习生 郭佳欣)今天上午,“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手语导览系列视频捐赠仪式在湖南博物院举行。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向湖南博物院无偿捐赠32条手语导览视频。现场,湖南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段晓明向湖南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尹华凯,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会长汪涵颁授捐赠证书。

湖南博物院 毕枫 供图

该服务已在湖南博物院官方平台正式上线投入使用,导览结合多感官互动、图文动画等视觉元素,为传播历史文化提供了创新形式,不仅惠及听障群体,也为普通观众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丰富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观众可搜索“湖南博物院”小程序,进入“手语解读”菜单栏即可点击观看。

捐赠仪式现场,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会长汪涵接受记者采访。他讲述了手语导览制作的缘起和过程,并希望每个人都能获得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记者: 作为手语导览的发起人之一,请您谈谈这个项目的缘起

汪涵: 湖南有408万残障人士,我们希望首先要破除他们的障碍,让他们能够走到我们的身边。同样,我们有更多机会去了解、去发现他们的能力,提供他们为这个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机会。所以,我们一直在想从哪里做起,找到一个好的切入口。湖南有100多万听障人士,湖南博物院作为文化地标,如果能让他们来到湖南博物院,通过手语导览词正常地参观,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记者:在制作手语导览中遇到什么难题,大概花了多久时间?

汪涵:因为马王堆汉墓嘛,我们当时穿着汉服翻译,自认为很漂亮。但我们给听障人士试看,他们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汉服袖子太大,打手语的时候,关注度会被衣服吸引,后来手语翻译老师换了服装。在导览词翻译的过程中,很多词平常手语里面不会出现,比如说青铜器、皿方罍,我们跟北京的专家研讨怎么用手语表现,表现出来后给听障人士试听,他们能不能够理解,这是反复打磨的过程,将所有导览词手语翻译,花了将近六个月时间。

记者: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对于扶残助残这块您有怎样的展望?

汪涵:人们未来的生活更大部分其实有赖于数字科技,包括肢残人士、视障人士等等。因为数字科技的介入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地轻盈,更加地自由,更加地便利。比如,现在国内有1000多万视障人士,他们生活中非常需要导盲犬。如果未来发展电子导盲犬,引入城市交通数据系统,那视障人群的导航会变得更加地便捷。同样的,博物院也在数字化发展,我相信湖南省残联包括基金会跟博物院,将来会有更高层面、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让更多残障人群能够享有这样一份骄傲和荣耀。

(一审:谢振华 二审:蒋俊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