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大唐中兴颂》数字化成果亮相深圳文博会

2024-05-24 21:19:2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通讯员 夏揽月] [责编:赖泳源]
字体:【

华声在线5月24日讯(通讯员 夏揽月)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开幕。湖南馆以“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和旅游融合”为主题,展示了湖南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

此次文博会,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联合知了青年着重推出了一批依托数字化大屏为基础的内容产品和交互应用技术,其中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数字化成果尤为引人注目。

他们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成功地将这一书法艺术瑰宝进行数字化还原,并通过裸眼3D大屏的形式在文博会上展出,让参观者能够近距离感受其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在展示现场,观众可通过裸眼3D大屏清晰目睹颜真卿书法笔触,感受浯溪文化名人知识图谱。

此项成果源于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团队领衔的“数字浯溪”项目,该项目通过多光影高精度数字采集技术,对一块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石碑进行了全方位的图像采集。

项目负责人孔皓介绍,团队使用专业设备对每块石碑进行图像采集,从八个不同方位,采集了上百张图像,经过计算机视觉计算,结合图像叠加、图形渲染技术,包括PBR渲染和NPR渲染,在强大算力的支持下,完成全细节立体成像,重获新生的摩崖石刻则进入团队打造的碑刻数据库。

如今,数据库里储存了摩崖石刻的基本信息、梳理出505方碑刻和300余位名人的关系图谱,方便专家学者、设计团队围绕碑文进行二次创作。首次建立起从数字采集到产业应用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塑造可复制推广的中国石碑石刻数字应用之典型。

此外,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与湖南博物院合作推出的“数字汉生活”项目。以湖南博物院丰富的馆藏文物数字化成果为基础,打破了传统博物馆从“库房”到“硬盘”的局限。通过“穿汉服、享汉乐、食汉宴、用汉方、写汉字、购汉礼”六个维度的创意展示,该项目成功地将马王堆文化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汉代生活方式。

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理事长李武望在开幕式现场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在采访中,李武望深入探讨了“数字浯溪”项目与“数字汉生活”项目的核心理念与实践意义,表达了他对通过科技手段“焕活”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念。

李武望说,文物数字化并非简单的数据储存,它承载着对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产业生态的“焕活”使命。他表示,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转化,更是对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与重新诠释。“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让碑文从看不见到看得见,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这些文化遗产能够被大众所理解、所喜爱。”从数字采集、数字修复到“二创开发”、传播展示和产业应用,每一个环节都致力于发挥文化遗产的艺术、学术和产业价值,使其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理事长李武望

此次文博会湖南馆的展示不仅体现了湖南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方面的成果,也彰显了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文化+科技”融合模式的巨大潜力。未来,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将继续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新项目,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审:罗江龙 二审:卢小伟 三审: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