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方乡土文明——永州3名文化守护者的故事

2024-06-21 09:24:22 [编辑:唐卓婧]
字体:【

全媒体记者 刘跃兵

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勾蓝瑶寨欢度“洗泥节”,游客乐而忘返;宁远县九嶷山景区,游人体验国家级非遗舜帝祭典;道县周敦颐故居,游客纷至沓来……永州,文化旅游大放异彩。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众多参与者中,有3名文化守护者的痴心坚守。

田万载:清溪瑶文化的守护人

“唱首山歌给客听,欢迎亲人和贵宾;来到瑶山少怠慢,一曲瑶歌敬贵人……”

江永县源口瑶族乡清溪村瑶寨,山峦拱翠,溪如玉带。热情的迎客歌、醇香的拦门酒,醉了远道而来的游客。

清溪瑶、古调瑶、扶灵瑶、勾蓝瑶,是江永县的四大民瑶。

清溪村地处湘桂交界的大山脚下。

“明朝洪武初年,清溪瑶被招安下山,从此走出深山老林,学习儒家文化,从事农耕生产。”该村77岁的退休教师田万载,长年为游客义务讲解清溪村的“前世今生”。

清溪村至今保存150多栋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院墙内外,进京赶考、喜鹊登枝、闺秀观景、农夫砍柴等精美的石刻、木雕随处可见,充满浓郁的农耕气息和诗情画意。

田万载长年守护古村落,传承瑶文化。清溪村旅游兴旺,有他的一份功劳。

田万载刚退休回村居住时,村民保护古村的意识薄弱,有的还打算拆除古民居,建钢筋混凝土楼房。田万载得知消息,第一时间上门做工作,不达目的不罢休,并协调相关部门另择新址,安排村民建新房。

文物贩子试图进村非法收购古石雕、木窗等,对古建筑的安全构成威胁。

2017年的一天,田万载外出办事。文物贩子乘机与一名村民达成协议,拟拆除该村民的古民居,整体运走。

田万载从村民的电话中获知消息,赶紧回村。只见文物贩子带着人,爬到古民居二楼,准备拆楼。

“住手!”田万载一声断喝,风急火急爬上楼,挡在众人面前。没想到,他脚下踩空,摔了下来。文物贩子怕闹出大事,只好不甘心地离开。

田万载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月,才能下床活动。

经历这次风波,田万载认为有必要为全村的古民居建立详细档案。这样,保护起来底子更清楚,也提醒村民这些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贝,一定要保护好。他花了一年多时间,对150多栋古民居逐一丈量、画房屋结构图,拍摄照片,一一登记造册、建档。还与村干部一道,把保护古建筑写入村规民约,督促大家严格遵守。

田万载积极传承民俗文化。

他自掏腰包购买摄像、录音设备,拍摄哭嫁、坐花席、瑶歌对唱、耍春牛等传统习俗,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并把唱词翻译成汉字,整理成册,手稿叠起来有1米多高。

他花30多万元,收集瑶民古老的生活用具、契约文书等近万件老物件,创办清溪瑶族历史文化博物馆,免费开放。

他耗时6年,撰写15万字的《清溪村志》,记录清溪瑶的历史变迁、传承发展。

2019年,清溪村被评为湖南省第四届美丽少数民族特色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田万载整理的资料在申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溪村火了,外地游客来了,田万载也更忙了。他撰写游览解说词,组织村民培训接待礼仪、食品安全知识等,将瑶族传统习俗转化成旅游产品。

“坐花席”是瑶族传承至今的婚俗。据传,明朝永乐年间,两名瑶家淑女被选中入京,瑶族同胞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宴席上,文人墨客吟诗作词,歌颂她俩的美貌和贤良淑德,后来,延伸为瑶族“坐花席”习俗。

田万载整理本地“坐花席”唱词,培养“坐花席”传承人10余人,为游客献上一道丰盛的文旅大餐,还到广西恭城、富川等地表演,广受好评。

潘华:留住400多个村庄的“旧时光”

潘华是永州市移动公司员工。因工作需要学会了摄影,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2014年的一天,潘华路过一个村庄。他记起一年多前,他曾在此拍摄照片时,见过一座高高耸立、保存完好的古门楼,但此次发现古门楼已出现残破的迹象。

潘华萌生了用相机留住村庄“身影”的想法。他说:“这些照片可以供专家研究,也能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乡土文化。”

“风貌保存好的村庄,大多地处偏远,没有经费,也没有人接待,拍这些照片,吃力不讨好”“不如接些单位和企业的宣传业务,还能挣点外快”……面对亲朋好友的提醒,潘华不为所动,利用休息时间一头扎进广袤的乡村田野。他还自创“扫描”式拍摄,即,先拍摄村庄全貌,再逐一拍摄村巷和村中的古井、石雕、识字塔、古桥、古壁画等,力争留下较为全面的图片资料。

拍摄村庄的日日夜夜,有很多令潘华难忘的场景。

前往道县桥头镇庄村,山路十八弯,潘华在途中数次迷路,到达庄村时已经很晚,他到村民家中找了两个红薯充饥。

为拍摄江永县夏层铺镇洞美村,他在一间闲置公房搭起简易床,住了10多天。

2019年以前,无人机还较少,潘华经常攀登村庄周边的制高点,去拍摄村庄全貌。好几次,他好不容易登上可以俯瞰村庄全貌的山峰,万里晴空却突然变灰暗,他只得在山上等到天气好转。有时却意外迎来骤降大雨,他被淋成“落汤鸡”,无功而返……

潘华说,艰辛的付出都值得。到目前,他已深入400多个村庄拍摄10万余张照片,分门别类整理成古村落、古井、古石雕、古壁画、古石刻对联、古牌匾等10多个系列。他的多幅摄影作品,被专家引用。当地村民看到潘华拍摄的照片,发现原来身边的景致很美,主动保护古建筑、古门楼、古井、古壁画等。

2023年,潘华在网络上推出11个有代表性的古村落的图文,阅读量近600万人次。与潘华素未谋面的南京摄影爱好者张建龙,看到他的摄影作品后,跟随这些照片去古村打卡,还组织亲朋好友来游玩。

如今,潘华几乎每天都会接到陌生人的电话,向他询问哪些村落值得一游,如何安排最佳的旅游线路。他都耐心地回答,给出合理化建议。

杨雄心:奔走乡野寻找历史痕迹

去年,杨雄心从道县文旅广体局退休。在此之前,他已被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湘南学院周敦颐研究院聘为特聘教授,并担任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潇贺古道文化遗产研究项目的指导老师。如今,他仍时常翻山越岭开展田野调查、现场教学。

让人想不到的是,杨雄心仅高中毕业,当过机械厂钳工、粮站保管员,没受过正规文物考古教育。

2006年,杨雄心才进入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他勤奋自学,终于成为业务尖子。

2011年9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道县文物管理部门的配合下,再次对1984年出土过24种(属)哺乳动物化石的该县福岩洞进行考古挖掘。杨雄心全程参与。

10多天过去,考古队只获得一些哺乳动物化石,与大家的期望差距不小,一时有些气馁,个别队员甚至想要放弃。

杨雄心通过细心观察洞内的情况,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大胆建议另选区域进行挖掘。他推荐的位置堆积层比较厚,地势较高且干燥,没有水滴。

大家采纳了杨雄心的建议。第二天,挖出第一枚人类牙齿化石。

不久,又挖掘出4枚人类牙齿化石。

2012年、2013年,专家先后对福岩洞进行两轮发掘,共发现47枚人类牙齿和大量动物化石。

201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多位研究员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宣布在道县福岩洞古人类遗址发现47枚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表明该地区在8万至12万年前,已经出现现代人,这是东亚大陆目前已知最早的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

专家组一致同意,论文署上杨雄心的名字。

这一发现,吸引各地专家、游客慕名来到道县“寻古”。

福岩洞考古挖掘告一段落后,杨雄心更加勤奋地登高山、攀悬崖、闯荆棘、蹚河流,开展田野调查,他独著或与他人联合撰写的10余篇论文,先后在《人类学学报》《中国国家地理》等国家权威期刊发表。

鉴于杨雄心在文物考古方面取得的成绩,多所高等院校聘他为特聘教授。他指导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开展田野调查。

2022年8月,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生刘纯,为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搜集资料,慕名找到杨雄心。

杨雄心带领刘纯深入湘桂多地考察,将所掌握的知识倾囊相授。2022年冬,杨雄心陪刘纯到江永县源口瑶族乡调研。

刘纯、杨雄心合作撰写的两篇论文,相继在《中国国家地理》《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发表。

湘南学院教师敖炼,多次带学生到道县考察。每次,杨雄心在前面披荆斩棘、攀岩钻洞,为大家带路。对当地的文物古迹,杨雄心如数家珍。“杨雄心研究领域广,工作认真细致,令人钦佩!”敖炼说。

(一审:龙晓龙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