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廖慧文
作为湖南益阳人,纪录片导演卜亚琳刚接到《湖湘一万年》的选题时有点懵:湖南真的有一万年的历史吗?“90后”的她,担任过纪录片《中国手作》《华夏之源》导演,2016年、2017年央视科教频道《我们的节日·端午》大型特别节目执行总导演。“拍广东、福建的宗祠文化,山西的历史建筑……全国都跑遍了。但湖南,印象里是从近代才开始文化发达的地方……”要拍,也是猎奇向比较多,“古代湖南不是蛮荒之地吗?”
进入项目,她的许多“刻板印象”被打破了。通过考古遗址、文物和资料,光辉灿烂的远古湖南展现在眼前。
卜亚琳的老家离史前文化遗迹丰富的澧阳平原不远。在拍第一集“稻作之源”时,得拍澧阳平原的八十垱遗址、鸡叫城遗址中出土的炭化谷糠。她请妈妈在老家找米厂做点道具,把谷糠烧一烧,就是炭化稻。卜亚琳忽然想到,遗址里大量出土的稻谷和谷糠,肯定不是一家一户稍微舂一点,而是成批量处理的。到今天,我们的工厂里还在做着一样的事情。一种寻根的感觉油然而生,“很奇妙,”她说,“近万年前的东西的道具,我竟然还能在我的日常生活里找到。”
古今呼应、一脉相承、匠心独具,这是《湖湘一万年》导演组要讲述的湖南故事。
对话
湘江副刊:项目拍摄一共花了多长时间?
卜亚琳:2023年10月开机,到2024年7月结束。实际开机拍摄了98天。我们去了很多地方,除了省内的长沙、岳阳、益阳、常德、永州、怀化、湘西等地,还有湖北、浙江、山东和广东。我们要辗转、准备,还需要理清脉络。一般25分钟一集的片子的标准拍摄量是15天,我们的片子已经远远超时了。
湘江副刊:为什么会超时那么多?
卜亚琳:《湖湘一万年》是具有大视野的纪录片,涉及的点位非常多。我们去江永,就因为江永有个野生稻保护区。第二集讲高庙遗址,我们拍它的影响,去了深圳。为了拍两件玉器,又去了武汉盘龙城遗址的玉器展。
湘江副刊:考古学的目标是复原古代社会,但是考古复原的古代社会该如何用影像来表达?
卜亚琳:我们的影像表达不能拍得特别明明白白,得留下想象的空间。比如鸡叫城遗址的那栋史前大房子,得把视觉中心放在木柱子上面,因为这个是有文物考证的。我们的道具、服装也都有考古专家把关,保证不出现明显错误。
湘江副刊:有没有一些遗憾?
卜亚琳:在溆浦、洪江采了20天景,要让“屈原”在那里舞剑。在一个河滩边,我们都开始搭房子要“开干”了。汛期发洪水,全淹了。实在没辙,只好到横店拍。
拍道县玉蟾岩遗址时,附近有很多喀斯特山洞,风景特别美,我们考察了好多好多的洞穴,找了一个合适拍情景再现的。
湘江副刊:在纪录片当中,我们看到远古和当下的一些呼应。比如万年前的炭化稻粒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还有当代艺术家仿制高庙白陶。
卜亚琳:我们创作团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观众为什么要看一个关于一万年前的片子,尤其是当代年轻人,为什么还要关注一万年前的历史?我们团队中很多是湖南人,但大家都不知道,湖南真的有一万年的历史。
于是我们非常明确,片子一定要古今勾连。第三集开头讲城市,是从长沙的夜生活讲起的。但城市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竟然6000多年前城头山就已经有城了。
还有现在湖南人嗍螺,一万年前的先民也可能是这么吃——把螺蛳尾巴敲掉,把里头的肉吸出来,挺神奇的。
你看,我们现在的一言一行是有史可依的,这会给我们文化自信。
湘江副刊:您在拍摄过程中,会有古今相触的感觉吗?
卜亚琳:城头山出土了一个彩陶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器型。郭伟民教授说它是一个孤品,城头山本地没有那种器型的传统,也不确定是干什么用的。但我们做拍摄道具的时候,联系了湘阴岳州窑文化传习的一个手艺人,请他复刻。图片发给他,他就说,这不就是我们用来祭祀的一种陶器吗?他的日常生活里就能接触到这个东西,那个文物真的传下来了。
湘江副刊:纪录片把许多文物拍得特别美,像高庙的白陶、孙家岗遗址的獠牙神面玉牌饰。这种文物之美要如何呈现?
卜亚琳:文物难拍,因都是静物。高庙的白陶纹饰很神秘、瑰丽,怎样把它的调性拍出来?我们在表达上也不能特别平白,得给文物增加光影叙事,突出神秘感。于是专门设计了展现方式:用了蓝的黄的灯去烘托它。这是比较夸张的手法。
炭化稻粒特别难拍,它非常小。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放一些烟雾,但就是觉得没有把这一粒稻的神圣感表达出来。后来我们把稻粒放在一堆沙子里,模拟出土时的样子,现场又做了一个雷鸣闪电的光效,就有了一种横空出世的感觉。因为当时在玉蟾岩遗址发掘这个稻谷的时候就是横空出世,海内外都震惊了。我们回看那个画面就觉得真的成了,这个味对了!
澧县孙家岗遗址出土的獠牙神面玉牌饰,雕刻精美、神人形象独特。如何展现它?我们拿玻璃缸装水,让波光反射到玉牌饰上面。玉有水的属性,温润、圣洁、有包容性。玉牌饰特别小,波光要反射到那个玉牌上面还挺难,但最后效果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