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廖慧文
为了拍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湖湘一万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又一次回到了澧阳平原上的城头山遗址。自1991年起,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的多次考古发掘,唤醒了这座“中国第一城”,城垣、墓葬、祭坛、稻田等接连被发现。
“从村落到环壕聚落、城壕聚落,再到城壕聚落集群,城头山的发展演变轨迹清晰。这是稻作农业文明结出的灿烂果实。”郭伟民站在自己2001年亲自带队“解剖”的东北城墙下,遥想当年一层层揭开土壤的堆积,如同在翻一本关于城市发展的史书。“史书”翻到最后一页,他们终于看到了,距今6000多年以前,最先出现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先民在大地上写下的“创业史”,让他深深感动。作为一个切入点,这座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城,曾引发考古工作者们不断思考一个更宏大的问题:湖南对于最早的中国形成有何重要意义?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中,湖南又有怎样的贡献?郭伟民说,这也是《湖湘一万年》着重阐述的问题。
对话
湘江副刊:请您对《湖湘一万年》(第一季)做一个整体的评价。
郭伟民:这个纪录片是求真务实的。它阐释考古材料时,遵从了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但也没有排斥不同的观点。它是对学术研究当前所取得的已有成果的一个完整、综合的表达,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历史视角。真相从哪里去寻找?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需要通过什么来重建?在纪录片里都有很好的回答。
湘江副刊:纪录片涉及了大量的考古成果,有没有您觉得难以下定论的地方?
郭伟民:很多的问题我们没办法解决。比如道县玉蟾岩遗址出现的一万年前的水稻,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人们又是怎样一步步地观察水稻的特征,然后慢慢由野外的采集进入人工定期的管理,再到后来的栽培?
比如高庙陶器上复杂的纹饰,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出现的?我们只能提出一些定性的分析,认为这可能与当时的祭祀行为有关系。考古是有局限性的,想通过物去重建过去完整的历史,是不可能的。
湘江副刊:湖湘一万年和“最早的中国”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澧阳平原在中华文明创生时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郭伟民:“中国”这一概念在西周时期才正式提出。然而,在西周之前,中国辽阔的大陆上已经存在着多元的民族和文化。这些民族和文化在长期的交流、冲突和融合中,不断地分化与聚合,形成了复杂而多样的文明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距今4000年前后,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进一步加强,逐渐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历史趋势。
在这个历史趋势中,湖南贡献了重要力量。湖南是中国稻作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距今约1万年前,湖南的先民就开始种植水稻;距今约7000年前,湖南的稻作农业已经相当成熟。稻作农业后来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基础,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庙文化(距今约7800-6600年)的一些因素,如仪式信仰、艺术图案等,后来被夏商周文化吸收和继承。
澧阳平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城,有明确的城墙、护城河和城内布局,显示出高度的社会组织和文明发展水平,标志着湖南地区在距今约6000年前已经进入了城的阶段,也为后来的夏商周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城市发展模式。
湘江副刊:那么,湖南是何时进入文明的?
郭伟民: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办法割断的。文明是在文化基础上,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高度凝练。没有文化的积淀,文明就无从谈起。城头山、鸡叫城这些遗址代表了前文明时代的国家实验,展示了早期人类社会在组织和管理方面的探索。这些实验在湖南地区取得了初步成功,它其实就是一种文明的形态。
这种实验后来被其他地方所借鉴,江汉及周边地区受到了湖南模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各自的文明形态,后来又传到了中原。
湘江副刊:纪录片里展现了湖南一些比较偏远地区的重大史前考古发现,很出乎大家的意料。
郭伟民:历史地理研究大家谭其骧先生写过湖南人、湖南地域的特点。他说,湖南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三面环山,水流通过河谷地带,汇入洞庭湖。湘北地区承载、吸收各种文化又进行创新,再通过河流反哺到湖南各流域的中上游地区。雪峰山以西的山地民族与平原民族、河谷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碰撞,是湖南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湖南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内部循环和交流,所以湘、资、沅、澧哪一条水也不能少,一寸土地都不能忽视掉。一些地方看起来偏僻、闭塞,实际上在内部有多渠道的交流方式。
湘江副刊: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说中华文明的特点是多元一体、持续发展,将中华文明比作“一朵彼此有着内在连接的花朵”,那么湖南一万年前的历史与哪些地区有着深刻的连接呢?
郭伟民:湖南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但又是中国版图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湖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南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谈到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时说,南方地区有两大板块,一是以鄱阳湖和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另一块则是以洞庭湖为中心的西南,其实是面向海洋与面向大陆的两大板块,洞庭湖地区是两大板块的结合部。
在中华民族的“重瓣花朵”文化结构中,湖南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湖南不仅沟通了南岭,还连接了长江中游和上游、下游地区。彭头山文化、高庙文化等进入江汉、峡江地区、贵州和岭南,对当地文化产生了影响。湖南的玉人头像和高庙文化的凤鸟等文化元素,与三星堆文化有着内在关联。这表明湖南文化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与四川盆地等西南地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楚国的庄蹻入滇所走的路线也是通过沅水。
湘江副刊:跟中原文化的交流呢?
郭伟民:彭头山文化时期的彭头山遗址和八十垱遗址的陶器与中原的贾湖文化、裴李岗文化的陶器有相似之处,这表明早在8000年前,湖南与中原地区就已经存在人群之间的交流。距今6000年前后,仰韶文化的彩陶进入湖南,这是当时中原文化进入到南方最远的一个地方。距今4000年前后,禹征三苗,标志着湖南与中原地区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逐渐融为一体。
湘江副刊:在纪录片里您又回到了考古现场。哪个遗址或者哪项研究您觉得是最有感情的?
郭伟民:考古人对田野的情感是融入整个人生之中了,感动的场景无处不在。
2001年,我们发掘城头山,看到了最先出现在这片大地上的人在干什么。我们发现了城头山建成之前的村落时期的环濠以及环濠内侧的土埂,揭示了城墙和护城河的最原始形态。不由惊叹,从环濠到城墙,从村落到城市,这种演变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突出的连续性。而正是长江中游史前社会的这种稳定性与连续性,形塑了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特质。
我们发现,几千年前的祖先想的和我们现在想的其实是一回事,就是怎样在这块土地上有个好的收成,就是如何建立、保卫自己的家园。
湘江副刊:听您这样一说,我们好像也见到了那一群人。
郭伟民:对,想想自己的祖先,想想自己的祖父辈是怎样干的,其实就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