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里的文化暖流

2025-02-12 09:27:03 [责编:唐卓婧]
字体:【

新时代新春联“百千万”

全媒体记者 刘瀚潞

1月22日,深冬的长沙露出浅浅的阳光。湖南日报社新湖南大厦前坪,倪文华、王希俊、刘晓斌、吴萍、胡紫桂等省内书法名家,挽袖挥毫,书写春联,赠送市民。墨迹在冷风中腾起热气,围观人群爆出阵阵喝彩。

这是2025年新时代新春联“百千万”艺术工程中的寻常一幕。自1月9日在湖南美术馆启幕,2025年春节期间,全省文联系统通过“撰百联、书千联、万名文艺家送万福”、全球征集原创新时代春联等形式,开展文艺惠民活动7000余场,为全省群众赠送151万副春联、146万余幅“福”字,成为新春佳节里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新时代,春联上新

神舟探宇,高铁驰风,绿水青山,家园和谐,新时代日新月异,春联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也渴盼绽放新的光彩。

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省文联、湖南日报社,持续开展新时代新春联“百千万”艺术工程。活动通过网络、媒体,面向全球华人征集新时代原创春联作品。

这场始于2023年春节的文化活动,在2025年春节愈发炽热。从武陵山腹地到洞庭湖畔,从深圳湾到陆家嘴;从十几岁的少年,到九十岁的长者;工人、农民、教师、医生、公务员、自由职业者……一个月的征稿期内,不同年龄段、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用不同的笔触书写对新时代的感悟,万余副春联作品如潮水般涌来。

“劲舞龙蛇,春风一笔赋新质;直追梦想,自信三湘弄大潮”“锦绣三湘,莺燕竞歌春在线;风云万里,龙蛇接力势争锋”……这些从全球华人投稿中评选出来的原创春联作品大气磅礴,既有观赏性、艺术性、思想性,又突出体现了“新时代、新成就、新气象”的主题。它们不仅为传统春联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了宣传湖南发展成就、展现新时代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

书法家书写新时代的春联赠给三湘父老,省直媒体开设春联典故、春节民俗等诸多话题,全国文艺新媒体矩阵发布活动视频、新春祝福视频,多平台滚动展示大赛获奖作品,一批记录春联起源、春联分类、春联欣赏、春联张贴、春联趣事的册页被送到千家万户,活动相关信息全网流量超过1.2亿次,新时代的春联“刷屏”神州。

纵观三年来的获奖春联作品,“春”“复兴”“文明”“小康”“梦”等词语频繁跃入眼帘。传统对仗中,生长出中国梦、新质生产力、乡村振兴、区块链、算法等时代注脚。短短的两行字,将“家与国”紧紧凝结。

新春节,年味升温

2025年,是“春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首年。春节焕新,年味不断升温。

今年春节期间,围绕新时代新春联,全省文艺界掀起了一场热火朝天的文化浪潮。7000余场文艺惠民活动,赠送春联151万副,书写“福”字146万余幅,创作美术作品4000多幅,拍摄全家福4万多张,剪纸年画门神拓印等作品3200余副,文艺演出1528场次,惠及群众800万人次以上。

4.6万人次文艺家参与其中,走进社区、乡村、学校、企业。他们中,有中国书协副主席、湖南省书协主席鄢福初,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湖南省书协副主席倪文华,中国杂协副主席、湖南省杂协主席赵双午,湖南省书协主席团成员等文艺大咖,还有更多扎根湖湘大地、默默耕耘,为文艺事业添砖加瓦的文艺工作者。

书春联、赠福字专场活动上,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传递新春祝福;乡村小分队、文艺轻骑兵,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将文化的温暖送到家门口;大型文艺演出,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民间剪纸、年画门神拓印、民间非遗表演,勾勒传统文化轮廓。在邵阳邵东,民间文艺人士自发组织的“车马灯”,走村串户,带来了欢乐和祝福。在隆回县金石桥镇、湘乡市山枣镇莲花桥村、安化县沙田溪村等地,文艺志愿者们搭台表演节目,与村民围坐唠家常,掌声、笑声此起彼伏。

这个春节,2025年新时代新春联“百千万”艺术工程,成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满溢着时代的蓬勃朝气、团圆的温馨喜乐与文化传承的厚重底蕴。画卷之中,绘就着全球华人对新岁的美好祈愿,饱含着湖南文艺界的满腔热忱,承载着三湘四水人民的欢声笑语,彰显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的别样风华。

(一审:蒋宇 二审:卢小伟 三审: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