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地标到旅行热土

2025-04-07 09:42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唐卓婧]
字体:【

  文旅深融,边城不边,茶峒景区一年涌入游客160万人次

  全媒体记者 张颐佳 通讯员 黄馨怡 彭政 吴越

  清明假期,记者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边城茶峒景区,只见古码头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排起长队,等待体验拉拉渡,兴致盎然。

  茶峒古镇,位于湖南、重庆、贵州三省市交界处,是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小说《边城》的原型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茶峒镇更名为边城镇,文旅产业迎风启航。

  人气旺,“世界边城”名片闪亮

  因为一本书,来到一座城。全国各地的游客怀揣着文学情怀,踏着青石板路,探访官路、白塔、石碾、碧溪岨,坐一回拉拉渡,在边城茶峒寻觅诗意栖居。

  清水江边,游人不绝。音乐老师罗先生从四川绵阳市慕名而来,山水风光拨动心弦,琵琶声在指尖潺潺流出;美术生支起画架,色彩斑斓间,心中的边城浮现纸上;来自浙江杭州的柯忆军夫妇放飞无人机,沿江而行,两岸慢生活皆入镜头……

  “行走在茶峒,就像走进了书中,美食、民俗、人文、美景都令人难忘。”北京游客张明嘉一家人为《边城》而来。她的丈夫是一名法国人:“我非常喜欢边城,要带更多的国外朋友一起来感受。”

  边城茶峒景区运营总监李湘峰介绍,随着基础设施日渐完善,茶峒人气节节攀升,2023年游客量跃升至110万人次,2024年达160万人次。邻近的花垣西高速出入口,成为湘西州车流同比增幅最大的出入口。

  行走在边城老街,广东、浙江、安徽、黑龙江……可见全国各省车牌。蜜雪冰城、波比艾斯、德克士等连锁商家纷纷进驻。涵香小栖民宿石老板说:“2020年我家民宿开业,当时入住率仅20%,如今已超过50%,旺季可达80%。”

  拉拉渡老船夫吴明杰一边娴熟地拉船,一边告诉记者:“每天上午8时到下午6时,要摆渡100多次,平日里能渡两三千人次,周末和节假日可达五六千人次。”

  基础强,旅游业态丰富多元

  夜幕降临,边城餐馆里升腾出热闹的烟火气,角角鱼、血粑鸭、湘西腊肉等陆续端上桌,古镇代表菜“三省牛汤锅”融合湖南的辣、重庆的麻、贵州的酸,鲜香四溢,米豆腐、油粑粑等特色小吃店前围满了人。餐饮行业商户,从3年前的50户,增加到124户。

  随着游客量攀升,花垣县全力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古镇5G网络覆盖20个小区,4G覆盖25个小区;新增35千伏变电站,供电最高负荷由3700千瓦增至6800千瓦;固定停车位从1000个增加至3000个。近日,翠翠岛绿化、319国道人行道、曲乐新区游客服务中心、景区智慧指挥中心、公厕等30个重点项目陆续建好,古镇日接待能力增至3万人次。

  边城火了,村民纷纷返乡创业。

  “湘行公馆”老板龙建华,2023年回乡创业,将家里的江边小楼改造成民宿,单间房全年均价约380元/晚,一楼出租给旅拍店。民宿生意火爆,入住率常年在85%以上。“现在的收入比在广州务工高,还方便照顾家里。”

  两年多时间,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加上品牌酒店加盟助力,古镇床位数从2022年的317个增加到4116个。

  景区精心打造各类娱乐项目——翠翠巡游、情歌对唱、水上火壶、非遗展演、集章打卡……带领游客全方位感受边城魅力,旅游消费模式朝着品质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转变。2023年,边城茶峒景区入选“湖南省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全省文旅消费‘新生代·新场景’”。

  文化为媒,三省市共建“大边城”

  “一脚踏三省,三省闻鸡鸣。”悠悠清水江,将湖南花垣边城镇、重庆秀山洪安镇、贵州松桃迓驾镇紧密相连。边城景区出圈出彩,也是三省市边区人民同心建设的硕果。

  2022年,三镇共同组建边城政协委员工作室,探索出“党政联动、民生联调、景区联建、治安联防、文化联谊、生态联治”的边区“六联”工作机制。

  2023年5月,三镇签订《边区民族团结协议书》,建立“边城共识”的议事规则,建立健全“渝事黔来湘协商”协商机制,突破行政区划,让“三不管”变成“大家管”。

  连接三省市的清水江,经三地携手共治,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让清水江重泛碧波。当前,清水江国、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监测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水体。

  针对群众跨省看病报销难,实施边区医保政策互认共享“跨省通办”;建立纠纷联调、治安联防工作机制,警务信息共享,高效应急处突,近3年,边城镇信访案件大幅度降低,无一起命案发生。

  每年春节,百节长龙队、大龙队、伞龙队、板凳龙队等都会在边城花式上演。山水相依,文脉相连,三地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轮流举办“边区老人节”“边区篮球赛”,已连续12年举办“三省市边区民族大团结龙舟邀请赛”,边城镇两次荣获“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乡镇”。

  “在‘大边城’建设背景下,三地正阔步走向差异化发展之路。”边城镇党委书记麻清龙介绍,湖南边城镇深挖人文价值,复原《边城》场景,将打造实景剧、研学基地、主题酒店等,让游客沉浸式品读《边城》。重庆洪安镇正聚焦红色文化、火锅文化IP吸引客流,贵州迓驾镇侧重于开发康养休闲基地。三地充分挖掘资源,对共同打造世界边城文旅品牌充满信心。

  【短评】

  文旅深融让全球读者走进边城

  湘西州社科联主席 彭学康

  被译成40多国文字的《边城》被学者认为是“超越国境的人性诗篇”。因入选高中语文教科书,更成为无数人的诗和远方,是湘西真善美的精神原乡,是沈从文大师留给湘西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商业化逐利模式下,众多古镇古村千篇一律,旅游产品千人一面。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边城旅游日渐火爆,离不开三省联动,深挖文化内涵、再现《边城》场景,让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构筑起湘西诗意山水的独特生活元素和文化气质。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沉浸式网红打卡线路点,塑造《边城》人物文化IP,设计富有创意的周边衍生品,探索开发“《边城》+”旅游系列产品,与民俗研学、亲子互动、非遗表演、苗寨观光等资源深度融合,让文化“活”起来,让资源连起来,让世界边城品牌靓起来,让全球读者走进梦里边城,大有可为。

责编:唐卓婧

一审:唐卓婧

二审:刘思佳

三审:刘玉锋

来源:华声在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